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

2012-08-25

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何林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本次企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的主办单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企业信息化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与会的各位朋友均能有所收获。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不可或缺、至关重要,这已经成为企业界的一种共识。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一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本增效的工具,也是企业改革与创新的动力,甚至能建设成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都通过企业信息化推进了企业组织结构升级和价值链再造,实现了从科研、生产、销售到服务的整个价值链集成与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营运效率和综合实力。我国于2001年正式启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程,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宏伟战略,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十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世界先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从国家对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级结果来看,优秀和良好的不到1/3,大多数效果一般或不理想。

        鉴于企业信息化的极其重要性,当前国家把提高国内企业信息化水平作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来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如工信部的“两化融合”和国资委的“登高计划”等。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定要抓住政策机遇,把信息化建设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上来,全力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的现代化。下面谈两个方面的感想: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一些企业的一些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充分、不到位,国内企业总体信息化水平低,有企业的自身能力问题,更多的是企业的观念问题,对企业信息化没有正确的认识,比较常见的以下几个误区。 
                (一)认识不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的理解很肤浅,认为信息化就是多一套网络,多几台计算机,不需要信息化企业照样能搞好,不实施信息化或不重视信息化。 
                (二)对信息化期待过高,认为信息化全能,能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不能理性看待信息化的作用。事实上,公司治理、公司战略、商业模式等问题是远非信息化能解决的。 
                (三)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跟风,赶时髦,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论证粗糙,决策随意,过程草率,成效甚微。忽略企业自身的能力、需求和目标,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二是有的企业不重视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建设不系统、随意性大开展企业经营工作,首先得有战略规划,没有战略规划的企业经营将陷入混乱。同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也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否则信息化建设很难达到预期成效。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各应用系统只是目,信息化规划才是纲,纲举才能目张。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必须规划先行。 不少企业对信息化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系统、全面的信息化规划,有一个信息化应用需求,就上一个信息化系统。或者是虽然有信息化规划,但在具体实施时,脱离信息化规划。结果是虽然建立了很多的应用系统,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相互间缺乏联系,造成信息孤岛、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特别是信息孤岛,各应用系统信息不能交流共享,同一信息需要多次录入,信息交流的一致性不能保证,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反而降低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加企业成本和员工工作负担,同时也影响员工使用信息化系统的积极性。因此,如果不重视信息化系统规划工作,信息化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三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软硬件投入,轻管理创新有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根据当前各方面的管理需求,上相应的信息系统。实质则不然,信息化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通过信息化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有信息化过程中大力开展管理创新,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软硬件投入,也才能达到这一最终目的。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的管理思想、模式、制度、流程进行体现。因此,企业信息化本身并不提高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目前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总体较低,比较常见的有公司治理结构不科学,发展战略重点不突出,内部产业链上下游不协同,缺乏实时一体化的管控体系,生产组织模式不合理,全面预算管理不落实,基础管理不扎实等,这些都是要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系统优化改进的问题。只有事先解决了上述管理问题,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战略、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紧密融合,有力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和企业发展。

        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化与管理创新有机融合,如仅仅是计算机软硬件的投入,而忽视与此相适应的管理创新,信息化的结果就只能是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和手段而已,管理水平不会有实质提升,这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企业信息化。另外,如果一个企业不强力改变传统的办公习惯,信息化的作用就无从发挥,虽然建设了很多信息化系统,但将信息系统束之高阁,仍旧使用传统的办公方式(如文件、通知等的上传下达仍大多借助于电话、传真、打印等手段),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四是有脱离企业自身需求,未“量身定制”信息化系统的现象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运作模式可能是相同的,但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需求可能大相径庭。因此,企业信息化都需要“量身定制”,才能真正满足企业需求。而有的企业可能是信息化系统供应商的关系,照搬别人的信息系统,或是上一套模板式的系统。结果看似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实际上不合身,致使信息化效果事倍功半。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关注几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员参与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主要是“一把手”工程,不仅包括企业的“一把手”,也包括各部门“一把手”。因此,企业要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对信息化的目标、内容、步骤以及相应需要开展的管理创新形成共识。同时要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备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信息化将是“全员”工程,必须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全员素质,才能保证信息化得到较好的应用,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的作用。

        (二)强化规划意识,系统规划,分步实施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投资,是一件关系到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立和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大事。为降低企业的投资压力和控制投资风险,企业信息化一般需要按照“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为此,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前,必须要对企业信息化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确定信息化建设目标、原则、实施方案、实施步骤、投资预算以及需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谋定而后动,方能成功。在分步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应用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和不同阶段的延续性,统筹实施。要优先、重点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不搞一哄而上,不搞形式主义,避免造成信息孤岛、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另外,要强化企业的主体意识,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信息化应用系统,确保穿上的衣服既好看,又合身。

        (三)注重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及企业标准化工作,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基础数据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基础数据的准确、完整和标准化是信息系统有效运行的前提。由于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企业在选定应用系统软件之前,就需要开始前期数据的准备工作,否则将会延误实施进度和影响实施效果。企业应努力建立一套企业级的基础数据管理系统,从整个企业的全局出发,真正实现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的集成与数据共享。同时,如果企业标准化滞后,也将导致企业信息标准缺乏,资料编制不规范,严重影响到信息化系统的推进应用。企业应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原则,建立适合和满足本企业管理需要的编码体系和标准。

        (四)着力开展管理创新,以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前面已经讲到,企业管理的提升的关键还是在于管理创新。因此,企业要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前提。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努力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应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系统梳理查找企业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再想办法解决管理问题,然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优化后的管理进行固化,真正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企业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

        总之,企业信息化已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的生存工程、发展工程。要赢得市场竞争,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就必须走信息化这条路,而且要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好。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创新,将管理创新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前提,实现管理创新和企业信息化有机融合,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谢谢!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 四川省企业家协会

协办单位

金蝶软件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支持单位

郎酒集团 九洲电器集团 成都长运公司 北京致远公司 成都工投集团 泸州老窖公司 盈世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