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彦

2013-07-20

    曾彦,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11月生,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成都市武侯区第六届人大代 表。2006年,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成都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四川省交通部门抗震救灾先进个 人”;2009年,被评为“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曾彦在工作中以科学手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公交优先发展举措,近年来,积极投身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与技术支持,推进了城市公交信息化发展,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2-2003 年期间,他倡导并主持了公交IC卡项目研究工作,促进成都公交步入电子化收费时代。方便、清洁、快速的IC卡售票系统推行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方面由于公交纸币票款比例降低,不仅收银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而且给无人售票线路开行创造了良好条件,有效节约了乘务员人本成本;另一方面,刷卡乘车方 便、清洁、快速,在增加乘客出行效率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公交IC卡成功应用后,曾彦坚持科技引领公交未来发展的思路,继续投身公交智能调度管理等系统的研发建设,努力做到公交行业的精细化生产和可视化服务,使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织管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2008 年10月开始牵头实施GPS智能调度系统建设,2010年5月全面投入使用。GPS智能调度系统是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包括 GPRS和CDMA等)、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实现公交车辆实时监控和调度。项目实施后,随着公交运行效率的提 高,吸引了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中心城区公交日载客量较2008年增加122万人次,公交分担率从20.7%提高到25%,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运输压 力,同时通过智能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对车辆资源的合理调配及监控,减少了车辆的无效投放里程,每月总里程平均下降140万公里,按每公里5元的成本计算,每 月可为我司节约700万,每年可节约成本8400万。

2009年开始牵头实施公交智能电子站牌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在成都市主城区建成了 500个电子站牌;2012年项目二期又建设了600个电子站牌,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三环内交通密集区域,包含蜀都大道、交大路、羊西线等交通枢纽干道。公 交智能电子站牌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3G无线网络传输技术、GIS/GPS导航技术、多媒体监控显示技术等,能动态显示各路公交 车到站信息,因道路施工、线路调整等原因造成的线路变更信息,天气预报等公众信息。为站台候车的市民提供实时的车辆到站信息、公交线路信息等公告信息,对 市民出行线路的选择,客流量的主动疏导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极大方便了乘客了解公交车辆到站和发车情况,实现明白候车,放心候车,聪明候车。

2009 年曾彦还同时主持实施了公交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建设,目前共安装公交车辆8000余辆,实现了主城区公交车辆全覆盖。公交车视频监控系统,具备“事 前震慑、事中控制、事后取证”的功能,有效增强了公安机关防范处置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精确打击盗抢犯罪的能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公交管理水平,通过加强 车辆安全管理、规范司乘人员行为、为交通事故及与乘客间的纠纷提供依据,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2010年牵头进行了公交车载移动抓拍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社会车辆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情况明显减少,据统计,公交车辆在公交专用道上运行速度平均提高9.8%左右,充分发挥了公交专用道对提高公交车运行速度、效率的作用。

2012年底,曾彦牵头组织实施二环路快速公交(BRT)的建设,计划2013年6月正式运行。

快 速公交(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 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快速公交系统 采用先进的公共交通车辆和高品质的服务设施,通过专用道路空间来为乘客提供更快捷、准时、舒适和安全的服务。

成都市二环路快速路全长 28.3公里,快速公交系统全线共计28对站台,全线设置公交专用道,平均运营时速25公里,预计日均载客量25万人次。根据成都市二环路快速公交站点配 套设施信息化项目实际需求,在充分考虑成都市快速公交的运行需要的基础上,采用网络、通信、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及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建设一套技术先 进、运行高效、可靠实用的快速公交智能系统。

曾彦,西南财经大学MBA毕业,在公交企业管理当中,时刻体现着他的经济思维、敏锐的分析与果敢的判断。

在 他上任公交集团公司营运管理部经理时,先后完成了成都市公交线网规划、成都市公交优先道、专用道规划,以及成都市高新西区南区公交线路规划等项目。将成都 市公交线路分批次进行整合调整,他以全局的观点考虑填补城市公交空白盲区,采取分层优化,逐步实施的方针,一切从服务市民出行便捷的角度出发,提高线路通 达效率、减小线路非直线系数,科学调整线路车辆配备保证发班频率,做好换乘衔接工作,做好科学有效投放公交运力,良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同时,基本实 现了市政府提出的市民出行,最多换乘两次公交即可到达中心市区任意目的地的目标。基本形成相互支持、出行方便、换乘便利、出行经济的公交线网布局。

曾 彦认为: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生存竞争的根本,制定科学合理的营运计划会更有助于规范各营运公司的经营方式、经营效果,综合考虑各线路运营指标,树立 科学的经营理念,规范经营方式。在制定营运计划时,他采取集团公司与分公司、车队三级联合制定营运计划的方法,充分听取基层车队的意见和建议,坚决从实际 情况出发,有效保证了营运计划制定的科学规范性与可行性。

曾彦奋斗在公交事业的同时,仍不忘心系百姓,倾情关爱。

“5.12” 汶川大地震期间,作为成都公交集团应急救灾指挥中心总调度,曾彦同志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保证营运生产、构筑生命通道、抢运人员物资,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 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在紧急组织车辆奔赴灾区救援的同时,还采取措施保证城区公交车的正常营运,累计安排调度公交车2990台次、出租汽车552台、专业人 员4144人次参加抗震救灾,运送各类人员113950人次,保障了广大市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为抗震救灾、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用不同的方式,为抗震救灾工作奉献着、努力着。他说:抗震救灾,是一次考验,又是一次洗礼。这次考验和洗礼中,不仅没有扰乱公交集团员工的心绪,相反,我们凝聚得更加紧结,偎依得更加绵密了。

以 曾彦为代表的新一代公交人以集团公司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在公交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创建“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而 默默耕耘着,努力奋斗着。曾彦同志锐意进取的精神,强烈的工作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的工作态度,不断超越自我,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能够迎难而上,永不懈 怠,永不满足,永不停步,他在为企业做出无私奉献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全体企业员工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 四川省企业家协会

承办单位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信息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战略合作单位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 四川思铭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一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拓普泰普科技有限公司 天号陈•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