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的通知》,并下发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6年7月24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暨智能制造装备应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东莞市召开;2016年12月7日,在“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工信部发布了《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
今年智能制造有多热?据报道,2016年,工信部批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共144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63个,此外,工信部还发布了一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2016年试点示范项目。据e-works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成立不少于40家的智能制造研究院或智能制造中心,这些多数为地方政府、校企合作所建立,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中。此外,相关智能制造的产品也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与媒体描述的“我国正在经历‘逃离制造业’的大潮”形成了巨大反差。
智能制造势不可挡。但是需要明确,智能制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制造企业应当明确推进智能制造的目标,积极学习各种智能制造新兴技术,探讨应用各种智能制造技术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具体推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必须做好需求分析与投入产出分析,明确总体拥有成本,根据自己的盈利水平确定合理的投资预算。
千万不能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为了争取政府项目而盲目大干快上智能制造项目,以免在老的信息孤岛问题、基础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又形成新的智能孤岛,甚至搞成“仅供参观”的花架子。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制造,需要把握五项基本原则:正确理解智能制造;正确理解和应用智能制造使能技术;必须理解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本质区别;必须做好整体规划,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实施方案,有效规避风险;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专业队伍,并选择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
智能制造规划的“两步走”战略,让我们认识到智能制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现阶段国内企业不宜过度炒作智能制造的概念,更不能盲目跟风,想着一步登天,防止智能制造成为一种浮躁的商业文化现象。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及产品的市场需求,做足内功,厚积薄发,扎实补齐智能制造软硬件的短板,逐步推进生产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最终实现智能化制造。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