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西部企业信息化峰会主题报告

2017-08-15

第二届中国西部企业信息化峰会主题报告
四川企联会长 、中国西部企业信息化峰会组委会主任邹广严
尊敬的各位来宾,西部各省市企联同仁、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共聚一堂,喜迎“第二届中国·西部企业信息化峰会”的隆重召开。在此,我代表东道主四川企联向荣获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优秀企业与突出贡献人物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前来参会的各位代表、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人工智能  创新未来”,在此我简单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把握时代发展新趋势,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实现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与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从习近平主席提到的“机器人革命”,中国版工业4.0,到李克强总理的“万众创新”,从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中将人工智能提上国家战略层面,到“十三五”规划的“科技创新-2030项目”中将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列入重大工程之一,人工智能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技术创新的浪潮。
最近,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人工智能是国际实现对发达经济体赶超的关键战略性产业,规划的发布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人工智能向工业、零售、安防、医疗、国防等各个行业参透,有助于中国实现向创新大国和科技强国的转型。
   “规划”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将会为我们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十分严峻,人工智能是一种穿透性技术,就像电和互联网一样将穿透所有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人工智能技术科准确感知、预测、预警基础设施和社会安全运行的重大态势,及时把握群体认知及心理变化,主动决策反应,将显著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实现企业管理变革与提升,为社会建设与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会带来新的挑战。人工智能是影响面广的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将对政府管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规划”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政策出台,目的是要对可能出现的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形成科学就、健康、生态和可持续激励和引导,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力量。我们的企业与企业家,面对新形式、新需求,必须主动求变应变,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紧扣发展,研判大事,主动谋划,把握方向,抢占先机,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潮流实现社会生产力整体跃生与跨越式发展。
二、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是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础,中国网民数量超过7亿,移动电信用户突破13亿,均居全球第一。伴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和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大,类型最丰富国家之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部署了智能制造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印发实施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措施。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全球第二,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独特优势。
   人工智能不仅自身是一个巨大的蓝海产业,而且对其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有着强大的驱动作用。工业机器人、智能监控、网约车、精准推送等等,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新经济发展方面鲜活案例。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到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便民服务、医疗卫生等许许多多方面,但我今天要讲的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因为这件事对我们在座企业与企业家来说太重要了。制造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创新驱动的主战场,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应用领域。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利推动了制造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更有效率、更加精准的资源配置,加速驱动着制造业生产、管理、营销模式全面改革,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发展和效益。国电大渡河公司总经理涂扬举率领团队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企业家精神,他们在企业界首次提出了建设智慧企业的思路;首次系统阐述了智慧企业理论体系和框架;首次在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值得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学习、借鉴,成为了四川乃至全国智慧企业的探路人和领跑者。
   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化应用,加快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努力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尽快制造业技术创新。创新发展是中国制造转型的首要问题,人工智能具有重要的创新驱动作用,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发展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兴研发模式,推动宽领域、跨领域协同创新和成果转移,鼓励大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体开放平台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等资源,提供研发资源,形成大中小微企业融合创新的良好局面,在这方面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天府云商、云锦四川,国电大渡河水电流域开发公司的智能设备检修、碳交易中心作出了示范,为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能智能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人工智能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机器、设备、系统、车间、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企业生产与市场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流,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产品集成组装的精准协同,大幅增加虚拟制造、精准制造、数字制造,努力提升制造全过程、产业全链条、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四川省屈指可数的千亿规模企业之一,公司历来重视信息化建设,早在2000年就上线了SAP ERP系统,并以此为核心在业务和财务各个领域扩展了多个信息系统,构成了全面的营销、生产、采购和财务一体化的管控体系。该公司在“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三坐标战略和互联网急速发展的趋势下,2013年初启动了营销业务信息化平台项目,并在当年提出了“智能研发、智能制造和智能交易”三大智能平台建设战略,将营销信息化平台建设纳入了智能交易平台范畴,从而开启了营销业务互联网转型的新时代。
三是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培育新模式、新业态。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带来不仅是制造环境的深刻变化,更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塑,要推动供应链大数据集成创新,培育壮大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中小微企业广泛参与的网络化协同制造的新模式,支持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展个性化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鼓励企业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的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加服务的转型升级。
当产业插上人工智能的羽翼,我们将见证颠覆性变化,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行业的涌现,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新蓝海,智能制造、智能商务、智能工厂等多点开花,让传统产业得以涅槃重生,
三、多方协同,合作共享,积极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运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运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制造中心。
明确了重点任务是:建立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创新高地。建设安全便捷智能社会,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促进社会交往的共享互信,强化人工智能对军事和国防发展的支撑,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设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研项目,形成新一代重大科技项目为核心,统筹当前和未来布局“1+N”人工智能项目群。
宏伟的战略目标,明确的重点任务,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勾画了美丽的蓝图,为实现战略目标,完成重点任务,只能多方协同、合作共享。人工智能将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就经济中长期发展动力来看,当前基建、地产和信贷为核心的增长模式,无疑难以帮助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增长动能切换转型为创新大国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需求。
   参照产业变迁的历史规律,先进产业自兴起至转化为成熟主导产业,一般需要约50年时间,如果经验规律成立,则以互联网代表的IT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至今,未来仍有20年的高速发展期,而由人工智能所驱动的经济智能化,无疑是下一阶段中国经的济核心动力。
  人工智能是需求和技术驱动下的必然结果,也是解决未来发展诸多问题的有效选择。人工智能发展涉及到科技、社会、伦理诸多方面,需要我们有更加开放的心态,以进步发展的理念,积极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深刻变革。当前政府、科技界、企业界要通力合作,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第一,深化“产、学、研”合作共享,加强开放创新。人工智能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和产业行业门类,也涉及国家、社会、个人等诸多问题,技术需求和应用对象都非常复杂,科技界、产业界联合研究制定标准规范,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我们今天召开的企业信息化峰会就是搭建开放共享的信息化建设平台,我们希望IT服务商与企业携手合作,深度沟通交流,共享成果,协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第二,加强开放共享、消除数字鸿沟。积极推动政府建立、完善开放共享的大数据平台,加强科研机构、企业间 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大数据资源与人工智能建设成果的高效利用,打破数据壁垒,向落后地区扩展普惠数据服务,缩小数据鸿沟。企业要抓住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构建信息化新型平台,进行多样化生态布局,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创新。当前供应链平台会是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随着更多平台与生态的出现,“互联网+”要做的将是生态与平台的链接,以促进实现行业的整体升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开发定制化、智能化、人性化产品和服务将会成为企业新盈利增长点。
  第三,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人工智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中更应发挥主体作用。人工智能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把手”工程,领导要亲自抓,谋求长远、把握重点、作好顶层设计、制定好适合本企业的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既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要以人工智能发展需求为向导,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培养面向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高端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才。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企业要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大趋势,重塑经营管理机制,实施管理变革,重构发展战略,建立与完善新的企业制度。
第四,加强政府治理营造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环境。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技术已经得到确认,并以从点到面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社交等模式,人工智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属性绝不是仅靠企业和市场端能健康推进的,面对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风险,如就业结构、法律与社会伦理、个人隐私、国际关系等,要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制度、社会、伦理等深层次问题研究,优化完善政府治理,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作进一步的明确和指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人工智能各个环节的跃升和整体跨越式发展。
  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问世,有人驾着马车与火车赛跑,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如今,人类早已跨越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山峦,正行进于智能化的快车道,为人工智能发展铺就一条坚实的轨道,我们一定能拥抱属于自己的时代机遇。人工智能的崛起,必将引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必将助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后祝本届中国西部企业信息化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 重庆市企业联合会 陕西省企业家协会 云南省企业联合会 贵州省企业联合会 青海省企业联合会 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宁夏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 西藏自治区企业联合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企业联合会 内蒙古自治区企业联合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联合会

承办单位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信息工作委员会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战略合作单位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北京书生云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汇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卡巴斯基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帆软软件有限公司 成都大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大汇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会畅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亚细亚智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今目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成都朗云贸易有限公司 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