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四川资本论坛在蓉召开,各界携手共建四川产融新生态

2021年1月8日,以“资本引领 数智驱动——共创共享产融新生态”为主题的第二届四川资本论坛暨2021年四川省“5+1”产业金融发展峰会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
 
 
论坛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简称:四川企联)发起主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四川省股权与创业投资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旨在广泛宣传四川省“5+1”产业金融体系建设,吸引省内外、国内外相关产业与金融机构关注和参与建设,通过大企业大集团、金融平台、金融机构相关产业金融特色模式分享,促进产业金融发展交流和融智创新。
中国企联驻会副会长、安徽省原常务副省长黄海嵩,高级经济学家、中国债券资本市场奠基人、国家开发银行原常务副行长高坚,四川企联顾问、四川省人大原副主任彭渝,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林,中国开发性金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开发银行原办公厅主任、信贷局局长郭明社,四川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阙紫康,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周敏泉,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袁冰,四川企联常务副会长吴显名,四川企联驻会副会长、四川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首席代表李继郁,四川企联顾问、省国安厅原常务副厅长马方元等领导出席会议。

 
论坛由四川企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创投工委理事长梁勤主持。黄海嵩副会长、彭渝顾问分别代表指导单位和主办单位作峰会致辞。
“此次论坛主要强调产融生态的构建,探讨金融资本与产业、企业、产品及技术创新的融合,促使经济结构优化,使企业和社会都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四川企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创投工委理事长梁勤说,论坛内容与四川省“5+1”产业金融体系建设及发展紧密结合,希望为企业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
 
 
 
黄海嵩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国家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十四五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布局、重点和举措。要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树立金融服务实体产业的指导思想,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高水平产融结合;发挥金融驱动作用,实现金融引导实体经济的高质量产融结合;发挥金融兼并重组助推器作用,实现金融促改革促发展的深层次产融结合;强调实体聚焦主业,金融引虚向实,实现虚实紧密结合的新业态产融结合;聚焦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型产融结合;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推动创新,实现互利共赢的开放型产融结合。

 
 
“产融要实现结合发展,第一,需要产融双方积极对话,增强深度了解;第二,需要在川央企和国企要发挥排头兵作用,主动融入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建设;第三,需要加强学习,构建产融新发展格局。”四川省企联顾问、四川省人大原副主任彭渝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要求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四川企联要发扬新时代新型桥梁纽带作用,要有新创举,促进“政、产、融、学、研、用、服”各界携手共建产融新生态和融合发展新平台。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袁冰指出,金融为我省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0年11月末,我省工业贷款余额超过9800亿元 ,同比增长7.9%,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他表示,近年来,经济和信息化厅通过举办省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接活动,引导基金与企业加强合作,截至2020年11月末,我省20支省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已投项目282个,投资额超过200亿元,其中,“5+1”产业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占比均超过50%。
 
 
高级经济学家、中国债券资本市场奠基人、国家开发银行原常务副行长高坚作《金融市场和创新经济》主题报告,对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市场乐观主义到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与制度演化思想结合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提出未来经济学要必须能够把亚当-斯密的传统、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思想与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和成就结合起来。对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企业家、金融家、消费者等关系进行了详细解析,提出了从增长的要素观转化为经济增长、市场经济理念、信用文化和营商环境、金融市场深化、企业家精神、科技进步等结合的制度观。对以知识为基础的内生增长理论进行了详细解析,特别分析了熊彼特:资本是企业家和生产要素的中间环节,购买生产要素的是货币,不是资本。资本是和企业管理要素和金融要素重组有关的理论。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思维,生产要素是中间产品和知识,不是资本和劳动;创新是要素的重组,技术要素、流程要素、管理要素和金融要素的重组是创新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内在要素,因为技术创新可以用货币在知识产权市场上购买;流程创新、管理要素创新、金融要素创新(不是金融创新),是企业的内在要素;企业不是生产单位,是创新单位;金融不是资金融通,而是资产的跨期安排方式;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交付和场景。对科学发现和发明及企业技术、管理、金融等方面结合宏观经济对创新经济进行了详细解析,提出了国民经济的六个轮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消费、金融家、企业家”其中金融家和企业家是两个主动轮。对金融家和企业家进行了详细解析,提出了金融家和企业家的双创新结合。对基础技术、数字应用、数字与企业创新、数字产品等创新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数字经济和创新经济的结合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张国光,四川能投集团总经理助理、四川金鼎产融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波,中国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长卫等特邀嘉宾,分别发表了《引金融活水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型能源国企产融结合的特点、问题与对策》、《科技赋能产业经济 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等专题演讲。
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们结合自身案例,从产融发展创新趋势,四川省“5+1”产业金融深度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大型国企产融结合发展,科技赋能、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分享。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南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宋志辉主持圆桌互动论坛 ,中国开发性金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明社,泸州老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张国光,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严虎,四川发展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四川省股权与创业投资协会秘书长王璐,中建三局西部投资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廖景晖,金网络(成都)信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铁壁等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的多位嘉宾还围绕产融结合赋能经济双循环,就加大资本市场改革力度,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数字化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经济双循环背景下的产业金融发展;产融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出去;产融结合下消费升级趋势的新生态;产业引导基金促进产融结合,助力企业升级发展,贯彻供给侧结构改革;一带一路、新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四川产业投资机会等议题,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发展方向,产融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见解、探索和思考,为四川产业金融进一步发展共同把脉,不同观点的碰撞,让观众获益匪浅。
 
中国开发性金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明社在发言中指出,产融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新格局,要靠创新来驱动。一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是创新驱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资本市场越发达越能促进创新发展。资本市场有两个轮子,一个股票、一个债券,用好这两个轮子的创新驱动,对解决科技创新企业,以及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升级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非常的意义。二是要改变银行融资结构。一方面要数字化赋能,结合工商、税务等大数据开展信贷;第二方面对于发展较好的银行要鼓励其投行业务发展,提升其在科技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第三方面,要鼓励银行业市场主体,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信用社等市场主体在中小微企业方面的融资业务创新发展,促进融资门槛降低。(会员工作部、创投工委)
 

 
 
本次论坛,围绕如何构建产业金融良好生态,助力实体经济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在疫情下寻求企业发展?如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为辅……一个又一个专业的、贴近时下需求的问题,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们结合自身案例,进行了精彩分享。专家学者、企业家们的精彩观点不断输出,让现场的企业家老总们都忍不住频频拍照留存。受到现场近200余名参会代表和线上直播超过3000多名的观众热烈响应、点赞及好评!
“专家学者以及兄弟单位的演讲,对我们的产业布局和业务发展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王洪介绍,四川能投目前正处于一个调整阶段,由原来20多个产业转化为“1+3+2”的产业布局,聚焦1个核心能源化工,培育3个主业和2个辅业。未来,能投集团将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等手段进行产业升级,希望在金融科技方面有些好的探索。
“作为承接四川省“双创”服务联盟投融资专委会及四川企联金融服务职能的专业委员会,四川企联创投工委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中心思想和“5+1”战略,紧贴四川产业及企业发展需求,积极整合产融理论和产业供需资源,运用数字化推动产业升级的机遇,搭建四川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做了大量务实的基础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和支持、企业界的普遍欢迎和赞誉。下一步,我们将秉承‘平台化发展、品牌化运营、价值链共赢’的企联理念,再接再厉,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真正做到为政府分忧、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家纾困。四川资本论坛将每年举办一次,并逐步打造成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和差异化服务的产融经济领域的创新品牌。” 四川企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创投工委理事长梁勤接受媒体专访如是说。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