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要求进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设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法治建设,提升依法治企能力水平,11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央企业法治理念更加强化、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制度体系更加优化、组织机构更加健全、管理方式更加科学、作用发挥更加有效,法治建设取得更大进展,部分企业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企业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厅局负责人介绍,一流的企业不仅要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等"硬实力",也要有一流的法治工作等"软实力"作为支撑保障。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对世界一流法治工作标准开展专题研究,后续将指导中央企业持续深化对标、加快补齐短板,推动部分企业法治工作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全面提升依法治企能力方面,《意见》提出,一是着力提升引领支撑能力,推动企业法务人员紧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央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工作,全程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资并购等重大项目,加强法律审核把关,严控法律合规风险。二是着力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在坚持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法律审核100%的同时,持续提升审核质量,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处置,针对共性风险及时开展预警,有效防范化解。三是着力提升涉外保障能力,健全涉外法律合规风险防范机制,推动境外重点企业、区域或项目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法务人员,完善涉外重大项目和重要业务法务人员全程参与制度。四是着力提升主动维权能力,加大法律纠纷案件处置力度,深化案件管理"压存控增、提质创效"专项工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妥善解决。五是着力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合同管理、案件管理、合规管理等重点领域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推动法务管理从信息化向数字化升级。
  《意见》并要求着力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法务管理从信息化向数字化升级,探索智能化应用场景,有效提高管理效能。深化合同管理、案件管理、合规管理等重点领域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将法律审核嵌入重大决策、重要业务管理流程,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实现法律合规风险在线识别、分析、评估、防控。推动法务管理系统向各级子企业和重要项目延伸,2025年实现上下贯通、全面覆盖。推动法务管理系统与财务、产权、投资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做好与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的对接,促进业务数据相互融合、风险防范共同响应。
  事实上,在推进法治央企建设方面,早在2015年,国务院国资委就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打造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央企目标。此外,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进一步将加强法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
  结合国资委此前披露的数据来看,截至今年5月13日,88家央企集团在董事会明确推进法治建设专门委员会,90家将依法治企要求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前述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大力度,推动中央企业认真落实《意见》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法治建设领导机构作用,把法治工作纳入中央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谋划、同步推进。指导企业制定"十四五"法治建设实施方案,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对子企业的考核体系。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