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 韩宝顺
尊敬的彭渝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2022年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我谨代表省国资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获奖的企业和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要在改革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加快推进技术创新。
2021年,全省国资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截止2021年11月底,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6.02万亿元、营业总收入2.71万亿元、利润总额实现155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25.9%、32.1%,“十三五”期间研发投入累计达到72亿元,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51.73%,2021年前三季度相比过去5年总和增长47.8%。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省国资委历来都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指导企业对标一流,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着力推动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积极支持省属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主体的产业融通发展。在优势制造业、新业态、新兴产业等创新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加强跨界合作创新,共同探索共生、互补、互利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探索平台化、集成化、场景化增值服务,实现跨界融合中的互利共赢。二是着力强化创新投入布局。引导全省相关省属和地方国企努力践行省委省政府“5+1”现代产业体系、“4+6”现代服务体系战略部署。聚焦我省重点技术创新和优势产业领域,投资培育高成长创新企业和项目。支持相关省属和地方国有企业开展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培育“科技+金融+产业+园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和运营模式。围绕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鼓励与重庆地区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重点园区、重点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加强深入合作。三是着力强化创新激励。持续推动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实行向创新转型倾斜的内部分配机制,支持企业建立科技带头人和科技专家制度。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上实现新突破,落实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抵扣上缴利润、创新投入视同利润等政策措施,提高创新转型在考核中的比重。支持采取市场化方式,探索企业创新骨干的中长期激励制度,支持科研人员以“技术股+现金股”组合形式持有股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国资国企将以实施党建提升行动,提质增效行动、“科技强企”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推动实现“五个新突破”,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我们将继续推动国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登。我们也鼓励四川国企积极参与到技术创新百强榜单发布活动中来,增强新动力,寻求新合作,实现新突破,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国资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