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勤在“2016年四川省企业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 总结讲话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在“2016年四川省企业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勤
(2016年11月18日)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再次向获得“四川省优秀基层管理者”称号的代表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今天这个会议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内容很丰富,我们借“第三届国际互联网大会”的东风召开2016年四川省企业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具有深远意义。不管是先进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是现代科技的运用,都离不开基层工作。因此,我结合我曾经长时间基层工作经历与大家分享三点感悟。

    第一点:古人讲“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80年代在企业当工段长的时候也说了一句话:千条线、万条线,落实到我们班组只有一条线。所谓基层,好比是细胞功能在我们身体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样,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的基因,是企业成功的内力。我在调研企业和发表的文章中也提出了中国企业为什么寿命短?长寿企业为什么这么少?当然,除了社会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原因。就企业练内功和企业素质这个角度来看,90%以上的企业,30年左右必然是死亡,为什么?那就是从一刚开始,就没有真正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长远价值追求、战略眼光、发展格局受限,只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而且几乎都是资源型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谈不上技术优势,改革开放后,大多数企业的成功几乎都是机会主义的成功。带有偶然性和机遇性,是不能长盛发展的,是不可持续的。很多以企业家自称的老板,其实不叫真正的企业家,而叫生意人。有什么钱赚什么钱叫赚快钱,赚热钱。靠的是什么?两个字:“勾兑”。现在时代发生了巨变,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我们转型升级进行得如火如荼,自主创新也迫在眉睫,党中央英明决策、部署,在我们历史转折点上提出了自主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曾经成功的经验,在今天是复制不了的,而且有可能成为失败的引线。还想用一张20世纪的旧船票,登上21世纪的新客轮吗?即使能够勉强挤上去也只是清洁工,永远上不了头等舱。既然一张20世纪的旧船票无法登上21世纪新客轮,那么面对今天的改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也许能从我在《经营管理者》杂志卷首语“供给侧改革,把一只手放在客户的心上”一文中找到答案。我们现在企业所有出现的市场问题,实际上都与供需结构产生的矛盾强烈相关,企业要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实现精准市场定位的资源配置与供需的良性匹配,关键在于研究把握好消费者心理的倾向与变化,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在不断优化自身基因(如价值观、流程、质量、品牌等)的同时,重点把一只手实时放在客户的心上,以动态性能力支撑市场与客户体验性的需求变化和个体结构性差异。

    第二点,要创建学习型团队,加强基层组织团队建设,“上下同欲者胜。”打赢转型升级的攻坚战是我们基层工作者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创建学习型企业是适应竞争环境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发展必须不断对自身进行优化调整,对影响组织运行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哲学、经营宗旨、思维模式等进行改革,才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而建立学习型团队的企业,可以提升企业对环境的敏感性,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效降低不可预测与不可控因素,有利于企业参与新时代的国际化竞争。其中,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综合水平高、能打硬仗的基层学习团队尤为重要。 创建学习型团队的企业也是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工作方式正在取代原始的、机械的工作方式,同样,员工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他们不但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而且更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建立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培养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我的经历和广严会长有些相似,在大企业干了26年,从技术员到总经理。2007年,全省公招考第一,但是我没有走公招指定的职业道路,而是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工作、热爱的事业、热爱的平台——企业和企业家的“家”。因为从企业基层出来,对企业整个运行组织系统“了如指掌”,形成了从基层到中层、高层,从技术、生产、营销的“全覆盖”。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会合作、善分享的专业化团队,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才能把智慧经验和创造性的成果用于企业实践,同时也能真正助力企业家的成长,所以协会提出了“平台化发展,品牌化运营,价值链共赢”的服务理念,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第三点,要大力宏场工匠精神,实现中国创造。我作为转型升级的课题专家,也作为“创客中国”四川“双创”专家组组长,在管理上提出了一些有影响、受欢迎的观点,而在技术方面也比较了解,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这个课题很多科研院校的管理专家要讲得受欢迎并能指导实践都感到“头疼”,搞管理的专家他们不能讲工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比如财大;搞技术的专家,比如川大材料学院,搞技术、工艺、产品创新可以,但是讲管理创新、市场与模式创新这个层面就不行。因此,在经济新常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不仅给专家提出了新的挑战与难题,更给“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提出了跨界、融合新的课题。解决这些课题需要理论创新、宏观上的谋划与顶层设计,也更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执行层面的落地生根,即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担当重任。制造强国必须依靠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与高素质的大师级工匠人才相结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建造出故宫这样的世界级建筑杰作的普通工匠团队,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不乏“工匠精神”。在当今中国,也有中国航天、中国高铁、中国核电等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领域的代表性典型品牌,这些品牌的背后是靠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基因的匠人的传承和默默无闻的坚守,是他们把“工匠精神”变成了“中国品牌”,让国人自豪。也为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打造中国崛起之脊梁,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持和道德保证。

    古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在做事,天在看。我坚信我们基层工作者经过自身的努力,特别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默默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今后的人生将不断的得到进步与成长,成就一番美好的事业,衷心的祝愿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王静根据录音整理)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