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此,我融合文艺与管理的特性、学习性谈三点感悟:
第一,文艺对生命的解释给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解释了生命的“真、善、美”。运用在管理上就是如何提升人的“精、气、神”。“真”,我们先哲遗传下来的文艺作品早已誉满天下。如《诗经》所体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朴实的写法,文学作品从抗日战争时期李云龙形象,抗美援朝王成形象,到最近的“战狼2”还有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这就是时代的感召力,文艺工作者真实谱写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运用在管理上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切凭数据说话”,无论是收视率、传播率还是品牌影响力这些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计算里离不开的就是“真”,就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善”,我们先哲们所描述的“人之初,性本善”“上善若水”“止于至善”与管理结合就是诚信、安全、生态文明等等,是企业与企业家需要履行的职责,和文学是血脉相承。关于“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与企业和企业家息息相关,为了美好的生活所创造、奋斗。苏东坡提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毛主席提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抒发了人的情感与美学价值。这些情怀让我们中华民族延续到今天。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与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相呼应。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唯美诗句对爱情的忠贞的赞美。用于企业管理上是对企业价值观、使命的忠诚。古人对创新之美“删繁就简三秋树 标新立异二月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就是文学语言表达的创新,现在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真正强大,民族梦想实现的国家战略,新中国企业界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优秀企业的文化。如“两弹一星”、“大庆精神”,四川的“东汽精神”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讴歌的时代主题。
第二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来源于文艺是对更有价值人生的探索,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驱动,创造了人生永恒的坐标。文化的力量才是最持久、最长盛的力量,在本人专著《长盛力——缔造富有灵商的管理文化》从管理角度来说,境界决定眼界,眼界决定世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管理战略目标定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实干精神、牺牲精神,是执行力的体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体现了管理的结果导向。这些美妙的诗篇与现代管理很好的融合到一起,为现代管理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细胞与灵商智慧。
第三点,文艺创造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智慧宝库。如我们四川人都熟悉与喜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我认为它为管理学提供了两大定律的融合之道。“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彰显了经验+科学+艺术,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艺术。

省企联秘书长助理兼宣传文化中心主任胡雪峰、主办付坤陪同出席会议。(省企联 胡雪峰 付坤根据梁勤脱口讲演录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