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第十二届企业文化年会主旨报告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顾问 彭渝
 
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同志们: 下午好!
     第十二届全省企业文化年会今天召开,我代表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向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表示衷心的祝贺!
      近年来,我省广大企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转型升级实践当中培育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领支撑企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涌现出一大批企业文化建设典型,集中展现了我省企业的精神风貌,有力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生动实践,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企业文化的新内涵。这次年会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是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认真总结我省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研究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问题,推动企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文化自信,勇于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不会凭空产生,而是根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生长于高远的使命追求、凝结于自觉的责任担当。企业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塑造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关爱职工、保护环境、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壮大,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自身发展的具体目标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在经营环境风云变幻的洗礼中初心不改,淬炼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高铁精神等,为企业发展攻坚克难提供了强力支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心怀“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用航天“三大精神”激发奋斗力量。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通过深入实施文化立企、文化兴企、文化强企战略,用文化大繁荣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历经六十余载的探索实践,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的天然气工业体系,2019年,公司生产天然气268.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2.3亿立方米,增幅18.7%,增量占中石油总增量的45%、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把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同一工作体系协同推进,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创新文化在公司落地生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企业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要坚定文化自信,牢记创业初心,勇于担当作为,始终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求“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坚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正如习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所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我省企业近年来创新活动非常活跃,这也反映在本届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中,涌现出许多创新文化典型,可圈可点,值得宣传推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创新实力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同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们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我国企业仍存在大量低端低效环节,从创新能力看,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不足。培育优质企业,提高供给质量,既是参与国际竞争、适应国内消费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改革创新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发展先进文化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就是树立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聚焦创新驱动,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   
三、坚持以人为本,厚植优秀文化。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企业文化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深刻的理性认知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它只有转化为企业中广大员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体现为共同的愿望、信心和意志,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企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从企业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文化管理是对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新发展,是管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近年来,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并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重大考验;另一方面,当代员工思想和价值追求日益多元化,就业与工作观念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企业内部管理受到很大挑战。 文化管理是提高员工认同度主动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手段,广大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践探索,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充分体现文化管理的基本精神,通过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系,运用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工具方法,开展如价值观考核、心理测评、EAP(员工帮助计划)管理、行为矫正等文化管理活动,促进企业文化理念与员工思想的契合,使企业文化落地落实,更好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支撑作用。
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着力点,注重把握员工需求,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方式方法,深化企业文化宣传教育,使优秀文化有机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扎根于人才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的全过程,引导员工把正确的文化认知、自觉的文化养成、积极的文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其渗透到员工点点滴滴的作风中、干事创业的激情里,持续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坚持开放包容,实现融合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兼并、重组、合作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常态,不同企业间的企业文化融合、文化重构往往成为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包容不同国家、民族、企业的文化差异,主动实施跨文化管理,有效实现文化融合,是企业成功走出去、走进去必须具备的能力。开放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实践表明,世界一流企业都是在全球激烈竞争中通过优胜劣汰形成的。尽管当前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但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分工协作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我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途径就是紧紧把握经济全球化、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探索同各国、各种产业形态、各类所有制深度合作、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管是企业并购、跨国经营,还是产业合作,都不是简单的资本、技术和市场的结合,都是各方价值观念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企业是否具有开放的文化思维和包容的文化气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融合发展的能力、广度和深度。
企业坚持开放包容,就是在合作中秉持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基本原则,既坚守根本又尊重不同地域、企业和所有制的文化多样性,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寻找利益与理念的契合点,培育共同的情感、理想和精神,推动建立紧密的行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实现各方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同志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企业要自觉肩负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努力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勇当经济发展的领跑者、社会和谐的维护者、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希望广大企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再创新业绩再铸新辉煌!
谢谢大家!
 
(四川企联胡雪峰、刘建平根据会议录音整理)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