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入蜀和谐四方与购并企业治理

证券时报1月25日刊发江西证监局原局长徐叔衡撰写的文章指出,公司购并,入主标的企业后,面临一个突出、敏感,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治理好标的企业,尤其是摆平标的企业和购并企业的人事关系。研究一下刘备入蜀妥善处理好几方面的人事关系,对我们做好这工作是有益处的。
  善待刘璋,重赏降臣。刘璋是原益州牧,蜀郡的掌门人,不管他的能力如何,政绩如何,但毕竟是这里的最高长官,在社会上,在百姓心目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刘备进入成都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处置刘璋。安置得好,在老百姓心目中就可以加分,否则就会丧失人心。刘备采纳孔明的建议,将刘璋送去荆州。刘璋临行之前,刘备还专门设一大宴,为他饯行,请他收拾财物,佩领振威将军印绶,带着妻子良贱,前往南郡公安住歇。在善待刘璋的同时,对西川所降文武,尽皆重赏,定拟名爵:严顔、法正等分别封为前将军、蜀郡太守、中郎将等职务;其余吴懿、费观等六十馀人,并皆擢用;对坚决反对刘璋投降、坚持抵抗,刘备进驻成都后又闭门不出,不肯臣服的黄权、刘巴二人,刘备则亲自登门,请其出仕。这样做,就团结了蜀郡的一众文武。
  不亏旧部,融洽各方。对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核心团队成员,如诸葛亮、关云长等人,分别封为军师、将军等职务;对孙乾、简雍等旧日荆襄一班文武官员,尽皆升赏;对西北凉州集团马超等人,封为平西将军等职务。各有所得,各有所享,各有所归,皆大欢喜。各路人马汇集一起,容易产生嫌隙,要把这种潜在的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使其发展蔓延,影响各方关系。得知关云长争强好胜,不服马超武艺,要入川与之比试高低,便由孔明作书劝导,平息了争端,和谐了将领之间的关系。
  惠及大众,重塑官德。当官理事,为政施策,应着眼总体,不能偏心,不能凭个人好恶行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上上下下都要照顾,左左右右都要惠及。刘备正是这样做的。除了封赏文臣武将外,对其他所有官将,给赏有差,杀牛宰马,大饷士卒,开仓赈济百姓:军民大悦。根据赵云的建议,将成都有名田宅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法正担任蜀郡太守后,凡平日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既伤人又影响群体关系,孔明巧妙地让人传话,法正听到后,“亦自敛戢”,自觉纠正,使各方都能安享太平。
  拟定条例,以法治国。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转,经济要有序运行,百姓要和睦相处,一定要导之以行,循之以规,要有法律。刘备入主蜀郡后,即让诸葛亮拟定治国条例,刑法颇重。为此,领导团队还引发了一场争论。法正认为,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孔明则不赞成,他认为,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这才是为治之道。诸葛亮制定的法律,适合当时蜀郡的社会民情,深得百姓拥护,法律颁布后,军民安堵,天下太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公司购并入主标的企业后,下大工夫做好整合、提升标的企业的治理工作。尊重标的企业高管和其他管理人员,量才录用,人尽其能,各得其所;对购并公司和标的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从实际出发,调整管理制度,修订公司规章,以适应购并后生产经营的需要;关心职工,普惠群众,让职工安居乐业;打造企业文化,做好购并企业和标的企业的文化融合,则企业购并后一定会发展得更快。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