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党委副书记张黎明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好干部就是“与群众无距离、善谋事能成事 ”。好的事业就是“心无距离,善达天下”
一、心无距离:
就是阆中燃气与用户、与群众、与社会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心心相印。从1979年至今,阆中然气从经营天然气开始,逐渐形成了集天然气输供、工程设计、施工安装、CNG充气产业链完整的天然气建设与服务;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又将公司定位为“多功能性城市公用服务企业”,进入旅游、传媒、城市交通、汽车修理、燃气销售与服务,和古城便民服务等领域,实现零距离为用户服务。
阆中天然气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家庭厨房中,在古城,在城市穿梭的汽车中,在生活便民里。
阆中燃气和我们的距离,
就是事业有边界,心中无距离,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距离
就是我站在你面前,爱到痴迷,只是没能说我爱你的距离
就是我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你感受得到我们阆中燃气的心中只有你的距离
就是我们阆中燃气一直想为你提供怎样的服务,想到痛彻心扉,却只能深埋心底的距离
所以阆中燃气与群众的的距离不是面对面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一直在风中相依的距离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在交汇中共同成长的距离
是注定了从相遇到相知相守就要相伴终生的距离。
我们发现“心无距离”,其实是阆中燃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距离,是阆中燃气砥砺奋进40年后,最底气的一个承诺,通过这个承诺实现了“达则兼济天下”。
二、何谓善达?
达则兼善天下。语出《孟子.尽心上》意即:成功时使天下都能这样。
善:《说文》中“善,吉也”我们从利他性进行解读就是友好、擅长、赞许、帮助等。
2019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说到“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这就是中国,正在崛起的一个强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大国使命。
十九大报告告知我们,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方位的。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来负责;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十四个坚持”来负责;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负责;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来负责;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来负责,这些都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没有例外。我们欣喜地看到阆中燃气使命必达、善达天下,我们也看到了阆中燃气的责任担当。
三、我们对阆中燃气善达文化的解读是:
我们发现善达文化贯彻于公司三位一体的文化之中。在公司党建文化、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外显在品牌文化上,反之,品牌文化赋能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践行了党建文化。在这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影响路线就是“善达文化”的落地过程。一流的企业一定有一个一流的党建,而高质量的党建必将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党建文化明确了企业文化的方向和目标,在党建文化的引领下,通过企业文化来传递、传达、落地,“善达文化”在企业落地生根,通过最终品牌文化的推广,推过便民服务车,通过“零距离”让我们善达文化在整个社会获得了认同,我们今天对善达文化的解读,可以从下面“八个善、三个达”来解释“心无距离、善达天下”:
1、择善而达。
枕善而居,守善不移,择善而从,这是企业所恪守的价值观念。《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个企业都要选择好自己的标杆企业,从而让我们进步,让我们一直不断地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确道路就要坚持走下去。阆中燃气从1979年到现在都担负责任、勇当先锋,坚定不移推动改革,以更有活力的制度、更多的基层经验、更务实积极作为,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了深入。其中更有活力的制度,就是通过不断释放制度的活力和潜能,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以顶层制度设计来激发制度活力,有效压缩懒政、怠政的生存空间,真正让想作为、能作为、敢作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得以施展才能。更多的基层经验,就体现在各个职能部门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解决好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了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更加务实的积极作为,就是在改革创新大潮中,顺势而为、以身作则、率先力行,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阆中燃气以高度的责任感,立足岗位实际,在复杂的矛盾和局势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畏艰难困苦的挑战,带好头、做好事、出实效,全力抓牢改革发展的“接力棒”。
2、多谋善断。
晋·陆机《新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多谋善断体现在阆中燃气人的工作手段,更是体现在顶层设计上,谨慎论证、科学决策,实现了公司一个又一个跨越,实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实现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2017年3月24日,习总书记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3会议时强调“实事求是务真求实把握方向,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抓实工作”。习总书记认为,一个好的干部更重要的是要能办事。他在《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篇中强调每一个干部、每一个国有企业的“谋事”能力。他说: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人民群众多作贡献,而绝不能靠作秀、取宠、讨巧,博取一些廉价的掌声。所以,善谋事,更要谋成事。他在《为民干实事重在办事》篇中还说:要为民办事,先要想办事,还要能办事、办成事。
顶层设计,谨慎论证,科学决策才实现了阆中燃气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从40年前阆中有史以来第一条长输管线——阆中至双龙输气管线,到江南江北文昌宫双龙四座配气站,日产气量达5.5万立方米;从阆中到苍溪长输管线,到开全国之先河的地下储气井;从安全输送天然气到大力发展乡镇燃气市场;从天然气到旅游、交通,实现了“一业为主、多元发展”从阆中北上内蒙古,南下贵州,西至拉萨,市场触角越来越广阔。这个过程中,公司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乡镇收费“零距离”、大厅服务“零故障”、便民服务“零收费”、居民出行“零换乘”、安全生产“零事故”。
当然多谋善断的过程中还需要以下四个“善”:
第一个善,从善如流。这是一种虚心文化,一种包容文化。在公司里不管是董事长还是其他的领导班子,这些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习近平总书记谈领导干部要从善如登的时候,依然如此。大家都知道都知道鲁国宰相《公仪休嗜鱼》的故事。“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呀。这更是一种义利观。
第二个善,举善若贤。这是一种人才观。孙中山曾经说过,“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公司搭建了一个供“有志之士”尽情发挥的平台,设置了符合自己企业内部的人才发展机制。有目标、有考核、有激励——调动起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建立了企业自己的人才库。无论何时,都不迷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无论忠诚度、归属感,毋庸质疑都是第一的。企业还坚持两个第一。“员工第一”、 “客户第一”。而且也不会产生冲突的。“优秀的员工会带来优秀的客户,会创造想不到的利润”。企业为了体现对人才的重视,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爱人才,就是爱企业”。这条理念,给整个企业明确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在整个公司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热爱学习”的氛围。爱人才是爱企业必备的特征。企业有多种资源,而人才为企业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的意思,就是其他资源都是人才创造的,人才是起始资源,是起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爱护人才,就是爱护企业。企业坚持人才为本,文化为根。如果把企业看作树木,人才就是树干,也就是树的本,文化是树根。这棵树是否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完全取决于树根的发达和树干的壮大,所以,阆中燃气,一直坚持实践“人才为本,文化为根”的理念,积极造就人才,建设文化。本,就是根本、根源、本源。企业把人作为根本,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相信人、依靠人,把人才作为发展企业的根本和基础。所以出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富唐。
第三个善,成人之善。企业以“客户优先、民生为重”的社会责任,“共谋福祉、协举担当”的团队作风,“诚信守责、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为公司责任文化。客户至上,是在客户孤助无援时一个善解人意的眼神、焦虑烦躁时一个亲切友好的微笑,家里断天然气时风雨无阻的抢修,迷茫困惑时一个专业切实可行的承诺,迷路时一个温情的便民车,这些都是公司为客户提供超出预期的优质服务。客户至上是企业的庄严承诺,而一份承诺就是一份责任。不论是“安全保障承诺”,还是“品质无忧承诺”,都积极践行,使命必达。
第四个善,瘅恶彰善。这是公司的弘扬正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其著作《万历十五年》的自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孔子说:“观过,斯知仁也。”孟子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即便是主张“人性本善”儒家,也常常坦白地承认人性固有的弱点,我们会宽容地接受易犯的过失。人性之复杂,在个人利益面前,仅凭道德标准很难约束自身的行为。一个凡人,大概都会兼具“阴”“阳”两重性,有伦理道德,也有私心贪欲。表面上遵从道德标准,事实上却在无法抗拒的利益诱惑面前,蝇营狗苟,贪污腐败。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动真碰硬,惩治腐败。当然,我们欣喜的看到在今年的“两会”中,慈善法的出台将使群众更放心地行善,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的慈善事业。所以我们的善达更加无阻碍。
3、臻于至善。这是一种阆中燃气的企业哲学,《四书、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的道路上,就是要有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要不断上下求索,拥有信心,勇于追求,更是一种工匠精神。要自我省察,保持一颗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一种创新精神,不断延申企业的产品边界和服务边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创造和满足社会和群众的新需求,天道酬勤,至于至善。
4、善以为宝。《礼记·大学》“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把善、美德当作珍宝。这是阆中燃气的行为规范。美德有四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第一个美德是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我们首先是一个社会人,然后才是一个自然人。确立了企业员工作为社会基本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第二个美德是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员工之间、员工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维护和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第三个美德是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确定了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确定了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道德规范。
第四个美德是个人品德,勤奋刻苦、勤俭自强、正直善良、克已奉公、见义勇为。个人品德既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也是个体作为主体对社会道德的认识、选择以及实践的结果。
5、达诚申信。
阆中燃气就是通过这八个善,实现了达诚申信的经营理念,规范了行为,让阆中燃气和我们同进共荣。
6、博物通达。
东汉。班固《汉书》“虽非正法,巨儒宿学,不能自解,博物通达之士也”就是学识渊博,通晓事理。
阆中燃气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构建管理团队,不断提高经营水平,构建了一个知识水平合理,人员结构合理,能力水平更加相近、补充的团队。
7、识时达务。
阆中燃气坚持创新驱动,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过程中,坚持协同联动。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在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过程中,坚持公平包容。在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过程中,实现了识时务、善变通、审时度势、识时达务。
8、善达其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阆中燃气的善达智慧启示我们思考,阆中燃气的善达案例推动我们借鉴,阆中燃气的善达贡献繁荣我们社会。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秉承“天下为公”、“兼济天下”的天下情怀,“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和合”思维,讲信修睦、互利共赢,追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最后我们相信我们和你们之间,阆中燃气和大家之间,我们整个社会心无距离。“心无距离、善达天下”是我们共同的使命,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