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演化为竞争力

  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有管理的公民行为已经成为价格、质量、技术之后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从纵向的时间序列看,在经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源的优化整合阶段之后,企业已经步入了“企业公民”这一全新竞争阶段。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对一流企业“高标准、严要求”的公认指标。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企业越是注重社会责任,其产品和服务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消费者来说,接受一件由剥削童工、妇女或囚犯所制造出来的商品已变得不可思议。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度,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化运作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经营环境中,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企业是没有生存空间的,要想生存发展,其经营战略必须与大环境相适应,必须与政府宏观政策相吻合。在当今消费环境下,顾客购买商品,不仅仅是功能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满足,没有良好企业形象、没有很好声誉、不关心社会的企业,是很难赢得顾客的信任的。在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信息时代,与政府的合作、与社区的合作、与供应商的合作同等重要。 
  很显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仅关注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产品、资金是不够的,良好的企业形象、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对弱势群体的善举等等,已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没有大环境的良性运转,企业很难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非经济性的间接性的社会责任给予了关注,如接纳下岗职工再就业、采用低能耗的设备和生产低能耗的商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捐款救灾助教、积极参与配合政府、社区的公益性活动等等。很多大企业已将承担非经济性社会责任纳入到战略规划中,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非技术性优势是企业的关键性竞争优势,自觉主动地捐助基础教育、降低产品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热心社区事务都会赢得消费者、政府及社会性团体的好感。因此,应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帮助创造非技术性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具有了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还必须有承担社会责任的环境。如果总约束企业必须以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渠道去承担社会责任,就会打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履行企业公民行为,并不意味着这种承担是无度的,社会的分工体系恰恰应该注意这点,企业机器永远也不要散失社会给你的主体定位和分工角色,持续发展是持续承担的要件,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行为要进行有效的系统管理,要为演化为长远竞争力服务,逐步形成企业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和灵活地承担社会责任的运行机制,以及自主性的承担行为,使企业与社会达到和谐发展的境界。

2014年度7期(总326)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