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河三桥及延长线工程建设纪实
一个个挥汗酣战的日夜,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场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一天,在金堂县毗河上游一个角落里,他们安营扎寨,横跨毗河,开路建桥;
那一月,在毗河三桥的施工现场,他们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打响了一场攻坚战;
那一年,在金堂县“九路三桥”建设的进程中,他们以非凡的气势,挥洒着改天换地的豪情,谱写着新时代建桥者之歌……
他们就是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毗河三桥及连接线工程的建设者们。
1957年,武汉大桥建成之后,毛泽东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形象地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2013年12月9日毗河三桥的顺利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观景象在金堂县城也出现了。这座横跨毗河的长桥,将毗河南岸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杨柳片区与主城十里片区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极大方便两岸群众的来往出行,还将对城市功能拓展及金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交通起到重要作用。
毗河三桥及连接线工程是金堂县“九路三桥”交通重点项目之一。该工程全长2136米,其中包括市政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及相关附属工程。桥梁工程由主桥和中桥组成,主桥全长432.66米(含引桥),中桥全长107.66米。主桥为90米(主跨)+60米(侧跨)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非对称斜塔斜拉桥,桥梁设计基准期为100年,防洪设计标准按照50年一遇设计。引桥及中桥为预应力混凝土25米简支T梁桥。桥面全宽30米,为双向六车道。作为金堂桥梁史上的首座非对称式斜拉桥,毗河三桥以其独特的魅力耀然横卧毗河之上,向南来北往地客人们讲述着他的缔造者——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毗河三桥及延长线项目部所有职工两年来的日以继夜和呕心沥血。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几大难点控制,如主塔旋挖成孔灌注桩、群桩承台基础施工、现浇主箱梁与主塔施工的质量保证及安全支架搭设、斜拉索施工、大体积砼施工冷凝措施等。面对困难,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的建设者们群力群策、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优异的成绩向社会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桥基础:98根孔桩撑起桥身
主塔的高度和梁体的承重量,决定了大桥主墩的基础必须坚如磐石。毗河三桥全桥有98根孔桩,其中主塔基础由12根孔桩和群桩承台组成。主塔群桩基础的孔桩直径均为2米,嵌岩深度达到18米。其它桩直径均为1.6米,嵌岩深度均不小于10米。数量如此多,桩身如此大的群桩基础也创造了金堂县桥梁之最。为了优化施工进度,项目部一改过去的冲击桩施工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旋挖桩技术。钻孔灌注桩基础从2012年4月2日开始施工,2012年11月4日便完成了全部的孔桩施工,为后期施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桥基础的质量是绝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小小的质量瑕疵也许就会导致桥梁的致命伤害。从旋挖孔桩位置的测量放线到群桩承台基础混凝土的浇筑,项目部都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沉着面对。根据实测,项目部将每一根桩的任何细微偏差都控制在规范之内,严控桩身的质量。由于该工程地下水不丰富,项目部采用不立模直接现浇水下砼,待桩身成型之后,第一时间将泥浆注入孔桩,泥浆还能起到护孔壁的作用,防止塌孔,随后迅速完成钢筋吊装。等到孔桩完成混凝土浇筑28天,达到龄期后,由专业检测机构对桩身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进一步保证了大桥孔桩的质量(整个项目工程均由第三方检测单位对质量进行跟踪测试)。
斜拉索塔:一柱擎天冲云霄
毗河三桥主桥为90+60米单索面斜塔斜拉桥。索塔为独斜塔构造,与铅垂线呈11°夹角,上塔柱采用实心矩形截面,下塔柱采用实心“十”字形截面。上塔柱高49米,为了满足结构受力、结构物布置构造要求以及造型美观的要求,索塔在顺桥布置梯形截面,在横桥向布置为倒梯形截面。上塔柱横桥向由塔顶3.889米渐变至桥面2.9米,顺桥向由塔顶3.149米渐变至桥面7.101米。由于需要处理变形截面问题,所以施工中对倾斜度及测量要求较高。根据索塔的高度以及斜拉索的位置,项目部将索塔分为12个节段翻模施工,有力地保证了砼质量。建成后的索塔远远望去犹如一柱擎天直冲云霄,好不壮观!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如何才能保证高空作业安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索塔施工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高空作业,如大跨度现浇箱梁的满堂架支撑、索塔支架搭设等,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惨剧。为了避免安全施工的发生,项目部从软件和硬件着手,在软件上,项目部编制了经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专项支架搭设方案与设计计算验证。并与西南交大等重点高等院校合作,实时监控桥梁施工各个环节。同时成立了以项目经理挂帅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检查各作业队的安全生产活动。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队伍进行了必不可少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同时,项目部加强日常监控、建立值班制度,24小时进行安全检查和值班,专职安全人员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硬件上,项目部为所有作业人员配备了安全帽、安全绳、防滑鞋、手套等劳保用品,还在施工通道上安装了防护罩,在主塔临设爬梯上每10米设置一个休息平台。在高空位置张拉安全防护网,四处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加强硬件防护措施。
高空挂索:空中竖琴奏凯歌
如果把斜拉桥比做一支交响乐,那么挖孔桩只是序曲,挂索才是高潮。
毗河三桥斜拉索采用15.2的环氧涂层钢绞线,抗拉强度为1860Mpa,规格分34股、37股、43股、73股、85股五种,全桥共11对(33根)斜拉索,斜拉索总重110吨,上端有序地排列在主塔两侧上,下端固定桥面上,恰似一张正在演奏凯歌的巨大竖琴。
斜拉索采用带螺线的HDPE外套管,在主梁处最小倾角约26.096°,最大倾角约57.159°。该桥斜拉索采用OVM250平行钢绞线斜拉索体系,采用OVM250-34,OVM250-37,OVM250-43,OVM250-73,OVM250-85,5种类型的锚具。
挂索是项复杂而精细的工程。制作安装索导管、解盘、穿索、锚固、张拉。每道工序都有极高的科技含量,特别棘手的难点是索导管的空间定位,由于它安在主塔上位置高低各不相同,管口的斜度也就千差万别。为了保证挂索的质量,项目部通过对全国各地的专业从事挂索企业的了解和对比,最终选定了实力强、口碑佳的广西柳州某企业作为挂索的施工单位。从2013年4月15日到2013年5月31日,施工单位用45天的时间完成了斜拉索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都得到了保证。
今天的毗河三桥,以别致的造型、恢弘的气势横跨在毗河两岸,成为金堂县标志性建筑。桥梁凝聚了金堂的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记载着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建设者们的汗水和精神,并成为永恒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