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三要素

幸福三要素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本刊总编辑  梁勤
 

  天下幸福的人都有同感,而不幸福的人各有各的不同。
  作为管理学研究幸福的第一人,经常有人问我关于幸福的话题。有学者远道而来与我探讨《长盛力——缔造富有灵商的管理文化》中的“幸福模型”,也有些粉丝读者津津乐道与我交流“幸福五天地”为啥流行,更有一些人常常与我谈及关于幸福的命题。在这样一个物质财富骤增、眼球经济致人眼花缭乱、幸福感并不协同且特别需要正能量的颠覆型时代,我认为不仅要知道幸福的本质是灵商的感应,是人的一种状态和过程,更要明白幸福并非风花雪夜,也不是呼风唤雨,更不是吃喝玩乐,而是由操之在我的三要素所构成。
  其一,有梦可做。无论是中国梦、美国梦、世界梦,还是个人梦、家庭梦、团队梦,这是组织存在与人活着的价值、目标与精神追求。主观上是属于灵魂的东西,客观上表现为“人”能“立”得起来的“精、气、神”。一方面,它给人以灯塔般的指引与照亮,为人带来神圣、崇高、敬仰与使命的动能;另一方面,它又给人以明月般皎洁而朦胧的向往与追寻,神秘、诗意、幻想、美好……。现实中,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激情、灵感、魅力、创意等核心“内功”与年龄相关不大,唯有梦想所激发的生命活力、学习定力和创新韧力才与其成强正相关的关系。
  梦想就像自由飞翔的鸟儿,不在乎飞多高多远,关键是要有目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梦是凝聚中华民族共识并通过民富、民强、民主这一渐进过程,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愿景与指南针,是13亿民众获取共同幸福的最大公约数和每个人的“幸福常值”。
  二、有事可干。人的一生,唯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是一笔不可复制的财富。有事可干才能使人保持足够且富有意义的时间支撑和延伸幸福的边界。有些人一生没有少干事,有些人一生也不知干了多少事,也有一些人感觉没有干成事。尽管人生的轨迹纷繁复杂,人生的过程也各不相同,人生的角色份量差异巨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这个“事”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干事的人,另一类是干事业的人。一字之差,看似做加减,但人生的深度与强度、宽度与刚度、跨度与幅度的相差都是几何极数的。这就是人生的差距。这也是人生幸福落差的根本原因。
  生命所经历的时间就像绵延不断的蚂蚁大军,只有用事业的大厦才能抵挡其对幸福的馋食。一个人若能提早醒悟,先知先觉,找准人生定位和目标,把梦想的事落地生根做成事业, 那将获得更多的幸福机遇和倍加的幸福效应。把“事”做成“事业”的关键是把握好“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三者的逻辑流程与关系节点,用灵商统领好康商、智商、情商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本事、成事、故事”三重境界的脱变升华,这样才能算一个真正成功的人。
  三、有情可续。人类能够繁衍进化,一方面依赖DNA,另一方面是人类的情感,它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和触景生情所形成的文化。人是由肉体、情体和灵体构成。肉体是构成人的材料,灵体是人的意识,而情体就是人的能量。从这一角度出发,人类延续自身的情感比延续自己的后代和思想还要重要。不然的话,人生没有了更有色彩、富有意义的存在感、价值感。文学、艺术等代表人类情感的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在于它对人的进化发展的内生力、推动力与持续力。它超越了物质、生理及功利的需求,跨越了宗教、信仰及文化的距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因而,一个人要获取幸福并不断提升幸福指数,亲情、友情、爱情及触景生情是不可缺失的。
  人类五千年以上文明中唯中华文明不衰,其根源就在于这个“情”上。因为我们民族基因世袭着“情义无价”的做人宗旨;遵循“拳拳赤子心,报得三春晖”的亲情之道;固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情传承;崇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爱情之美。今天,网络时代虽然推翻与否定了许多传统的思维和交流及处世模式、方法与选择,但唯一保持恒久不变的是人对情感的本质需求。因此,如何珍惜好、经营好、传承好、发展好这份“情”,不仅是个人、家庭、团队、社会和谐的关键要素,更是我们自身感知幸福、体味幸福、把握幸福、提升幸福的关键和核心。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