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鱼吃慢鱼:“互联网+”对物流业的挑战
——梁勤秘书长在“如何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特训班上的开班演讲
各位专家、学员们:大家早上好!首先,对“如何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特训班的开班表示祝贺!
其次,简要介绍一下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情况。企业联合会作为企业和企业家之家,在国际上叫雇主组织代表。在习主席所倡导的我国依法治国的社会治理创新中作为三方机制中企业和企业家的代表组织,围绕维权、服务、自律职能开展工作。其中“服务”涵盖了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的所有工作,包括今天的培训工作。
再次,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物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些肤浅的学习和认识。过去的物流业是传统产业,古今有之。今天,在转型升级和新技术革命所引导的新经济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必须从物流大国走向物流强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物流业蓬勃发展,去年双“十一”,淘宝销售额达到571亿,2.78亿件快递有80%以上顺利签收。去年全年我国快递达140亿件,近3年同比增长50%,全球第一,去年占GDP6%,近几年平均超10%的增长。关键的痛点和难点是传统物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同时,怎么样根据“互联网+物流”及物联网发展,构建生态的供应链物流,实现物流的信息化、安全化、快速化、智能化。
第二,现代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系统性不强,网络化、数据化、在线化程度低;2、与之服务的关联产业,如制造业、农业、商业等联动性不足;3、国际化能力不强;4、不可持续问题突出;5、创新乏力。
第三,几点建议: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物流理念及技术结合,与大家分享。
1、“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讲战略决策问题。这就要求现代物流首先要装上“千里眼”,“顺风耳”。即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大力推进“互联网+物流业”,提升物流业“大脑系统”的功能和智慧,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建立健全现代物流全覆盖、全产业链、生态链的服务融合体系。通过天网、地网的融合使内部各环节更加协同有效,使物流业之间比如公路与航空、水运、海运等形成联动机制,电商与物流业之间形成无缝联动,天网的天气预测与地网的交通繁忙度预测有效匹配,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最大化。
2、“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讲现代物流管控问题。我们要做到“订单未下、物流先行”,解决好动与不动,线路优化,配置优化等问题,尤其是需要在服务价值链延伸上下功夫。为服务对象提供诸如预测指导等增值服务。
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是讲把握时机,创造先机。尤其这个“更”字,它既是物流业核心问题“速度”,更是创新与核心能力构建问题。现代物流业我们还是一个学生,我所做的“企业转型升级与自主创新”报告中有一组数据,我们企业与美国企业比,成本优势已一去不复返了。过去靠土地、人口、环境、政策红利创造了GDP奇迹,现在成本因素好多方面都超过了美国,如融资成本、能源等主要成本构成等。以物流业比,综合运输成本我们达到了近18%,接近比美国高出了一倍,比日本高出了2—3倍。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持续向现代物流业发达的国家学习,除物流技术外,还有模式。如2013年瑞典推出的“路人送货”,2014年亚马逊推出的“出租车”送货和KIVA拣货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当前,滴滴、优步在我国发展趋势迅猛,我们能否借鉴一下呢?
另一方面,要好好研究中国文化这个“道”字。要把握大势,顺势而为。要借“一带一路”延伸我们的网络与服务,要借“中国制造2025”提升我们的精准投放的速度和满意度。到那时,才能真正实现“座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几千河”,让我们的物流业支撑起“中国智造”、“中国创造”。
最后,祝大家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省企联舒旭根据梁秘书长脱口演讲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