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企联秘书长梁勤一行深入川东北气矿调研指导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8月28日—8月29日,省企联秘书长、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梁勤,省企联宣传文化中心主任、省企业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胡雪峰一行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企业文化处处长杨水清、副处长景扬陪同下深入川东北气矿调研指导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川东北气矿隶属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是公司唯一一个按照“两新两高”(新机制、新技术、高水平、高效益)管理机制成立的二级单位。所辖区域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东与重庆市相连,东北与陕西省接壤,西南与四川省巴中、南充和广安相邻,横跨四川省、重庆市的10个县、市、区,勘探开发面积达1.41万平方公里,主要担负着四川盆地东北部区域的油气勘探、开发及区域天然气供应保障,承担高含硫气田高效安全清洁开发职责。
  气矿现有13个机关职能科室、4个机关直属机构、4个附属机构,下辖8个基层单位,托管2个公司。现有员工1160人。气矿党委下设基层党委5个,直属党支部3个,基层党支部13个,现有党员496人,为员工总数的43%;目前,年产气能力约9.5亿立方米。
  一直以来,气矿始终秉承中国石油“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积极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责任,全力抓好天然气生产组织,保障天然气供应,并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活动。已累计采气225.7亿立方米,外销天然气达13亿多立方米,缴纳各种税费5亿多元,先后为洪涝、旱灾、地震灾区以及公路援建、贫困学校和困难学生捐款累计上千万元,为川东北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近几年,气矿依托科技、人才、管理优势及区域特性,大力实施“文化兴企”战略,坚持以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川油精神及石油工业优良传统为根基,借助川东北的独特红色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浸润川东北石油人的爱企情怀与坚韧品格,有效促进了气矿两个文明建设。气矿先后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模范职工之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绿化先进集体,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开发先进集体,西南油气田公司先进单位、HSE管理先进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集体、先进班组,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巾帼女标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技能专家、十大安全生产明星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
  梁勤秘书长一行先后来到川东北气矿达县站和雷13井生产现场,详细查看和询问了生产运行、现场管理、员工生活以及班组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并对照省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评价标准进行了现场沟通指导。 
  参观完现场,梁秘书长一行与川东北气矿党政班子就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现场会的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座谈。川东北气矿党委书记肖仁斌在座谈会上详细汇报了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现场会的筹备工作情况。
  与会人员围绕现场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事项进行了座谈讨论。
  梁勤秘书长在座谈会上代表省企联和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对西南油气田公司各级领导长期以来对企业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表示充分肯定。指出,开展创建“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活动的目的旨在一方面为企业界提供典型和系统的企业文化范例,另一方面借助对“示范单位”的跟踪研究,形成适合我省企业的企业文化理论和运行体系,从而为企业借鉴成功经验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省企业文化研究会自2005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创建“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活动以来,至今已有13家企业被授予“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称号。由于我们本着“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评价标准,目前,此活动已成为省企联一项重要品牌活动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力,受到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西南油气田公司现已有输气处、重庆气矿、重庆净化厂三家下属单位荣获“四川省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称号,三家单位总结提炼的“末梢文化“、”大气文化“、”净气文化“在我省产生了较大反响。希望川东北气矿认真筹备,精心打造,努力把这次现场会开好,为推进我省企业文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持会议的西南油气田公司企业文化处处长杨水清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对省企联领导不辞辛劳,亲临现场调研指导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就川东北气矿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现场会筹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省企联  胡雪峰)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