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供给制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
政府工作报告对2018年经济社会主要任务提出建议,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被排在首要位置,李克强指出要"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增质提效"。
其中具体细节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开展"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创新设计等服务型制造。实施新一轮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9个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有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和对标达标专项行动,实施新产业标准领航工程,扩大高质量产品、工程和服务供给。大幅压减工业生产许可证,全面推行"一企一证",对企业多类产品实行一并核查。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开展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示范。
报告指出,将设立"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基金。制定出台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发展。举办"中国品牌日"活动。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服务业标准化发展等专项行动,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全面落实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