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4 月 15 日在英国 《 金 融时报》 撰文指出, 在金融危机和欧元危机过了严重的阶段后, 发达经济体显然需 要时间来实现复苏。 以往金融危机的历史提供了明确的警示: 复苏进程通常漫长而 痛苦。
如今, 危机造成的创伤已基本痊愈, 但经济增长依然缓慢。 在危机爆发前, 任 何一位经济学家都会这样预测: 在利率接近零又不存在其他重大需求抑制因素的背 景下, 经济无疑将快速增长, 并且很快就会过热。 然而我们看到的却不是这样。 我 认为原因一定出在不太好的中期前景, 后者反过来影响了当前的需求和增长。
自 2007 年以来, 对发达国家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预估下调了 0.5 -1%。 一部 分原因是人口老龄化,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生产率增速下降。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大体 上是可预见的, 而且基本上也被预测到了。 ( 不清楚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时是否会 考虑人口老龄化因素。)
生产率增速自 2007 年以来下降了很多, 而且在欧洲下降得比在美国厉害一一一 欧洲主要国家的生产率增速下滑超过了 1%, 而美国只下降了 0.5%。 生产率增速下 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期性因素以及资本积累减少的影响。 但还有更多原因: 至 少就美国而言, 证据表明潜在生产率出现了放缓, 从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开始了, 反 映了一段 IT创新得到成功应用的时期的结束。 可以断定, 金融危机前处于高水平的 生产率增速并不寻常, 我们应该预计未来潜在生产率增速会降低。
潜在经济增长率较低对中期来说是坏消息。 但它或许可以解释当前的情形。 我 与欧金 尼 奥 · 切 鲁 蒂 ( EugenioCerutti) 、 劳 伦 斯 · 萨 默 斯 ( LawrenceSummers) 2015 年合写的一篇论文的一个主要结论是, 在过去 40 年中, 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 出奇频繁地与衰退结束后增速较低有关。
一种解释是存在滞后现象, 即经济衰退影响潜在增速。 另一种解释是二者的因 果关系正好倒过来: 关于未来潜在增速的坏消息导致了经济衰退。 比如说, 当企业 意识到销售前景比他们认为的更糟糕时, 他们会减少投资。 而意识到自己收入前景 恶化的消费者会减少消费。
货币政策可以限制这种下滑, 但无法消除。 在我 2013 年与人合写的一篇论文 中, 我们严谨地提出, 这种解释与美国战后的数据相当契合。 我相信它也可以解释 我们今日所看到的情况。 只不过在这里结果并非衰退, 而是疲弱复苏。
发达国家的疲弱复苏对于解释新兴市场增长放缓也大有帮助。 虽然有国内因素 的作用, 而且中国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具有独特性, 但出口下滑、 大宗商品需求减少 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已经导致产出下滑。
如果这种新的分析正确的话, 基准预测就是经济将会缓慢而持续地复苏, 发达 经济体将逐渐适应潜在增长率下降的现实,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逐渐适应大宗 商品泡沫破裂。 这表明, 一些引发恐慌的言论及部分正在讨论的非常规政策措施 一一一从 “ 直升机撒钱” 到较大负值的名义利率一一一并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这些政 策应该留待形势严峻的时候使用, 但我们最好期待不需要使用到这些措施。
我们应该更多地着眼于中期增长, 以及在低增长、 低利率的环境下如何重新定
义正常的财政和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