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中小企业就是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支持中小企业就是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在全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席会上的发言
 四川省三方机制企业方(雇主)首席代表  张国斌

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生力军。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创新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占企业总数的99%。这更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支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

当前,面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推进,个别干部为了所谓的保持距离,避免说不清,怕有道不明!出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事不办”。出现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退避三舍,有的不接电话、不批文件、不拍板、躲着走,不办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变成了“背靠背”。这种所谓的“背靠背”关系其实就是“不作为”的庸政、懒政、怠政。对此,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说的很清楚:“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线,把握分寸,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可以对民营企业家不理不睬,对他们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

民营企业99%是中小企业。对领导干部而言,企业家、中小企业家并不是“坏人”,企业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军人,企业家强则企业强,企业强则国家强。为企业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往小处说,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不交往就是一种失职;往大处说,服务好中小企业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百姓福祉。
让官员“亲”商,为中小企业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并不意味着官员的手就可以乱伸。现实中已查证的案件确有干部热衷于利用权力寻租,以权谋私,主动谋贿,搞权钱交易。把企业当成“唐僧肉”“提款机”。是有金融机构领导让企业凑钱从国外购买飞机;有市领导看上北京千万房产让企业老板专程赴京替己买房;有部门领导向企业负责人要干股,不给就不办事。这样的谋贿行为,对企业而言不堪重负却又无可奈何。如今,总书记明确指出:“如果是主动谋贿,那是我们没有管教好,要加大管教力度”。

因此,对待企业家,领导干部要做的是“亲商、安商、重商”。做不到怎么办?总书记也给企业家们支了招、撑了腰说:“如果遇到政府工作人员故意刁难和不作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企业家的回信中希望企业家“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勇于作为”。

支持服务企业和廉政工作并不矛盾。国务院3月28日廉政工作会强调三个关键词,就是减、管、激励。减: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给企业松绑,除安全环保外该砍的砍该减的减,减少评审;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管:就是对敷衍塞责严肃问责,对侵占挪用专项资金进行督查;奖励:对真抓实干的地方和干部加大奖励支持力度,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探索中的失误只要是出以公心,应视性予以宽容。

在当前世界经济很不好,中国经济增长7%仍有下行压力形势下,企业呼吁政府部门加大支持企业发展力度。也是出于使命担当与社会责任,是合情合理更是符合两个百年目标与“四个全面”战略目标要求。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增加财政税收,民生支出才能增量,才能减少财政预算赤字;只有企业发展了,今年实现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社会生产值增长6.5-7%的目标;只有企业发展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落到实处;只有企业发展了,新增1000万就业岗位才能实现。增收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人们安居乐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反腐倡廉工作不能松,亲商、安商、重商,支持企业不能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是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是社会各界和政府应尽职责。 二Ο一六年四月七日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