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指出,2016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金融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报告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金融发展两难多,金融体系不稳定因素增加,金融稳定面临诸多挑战。国际方面,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和再平衡阶段,发达经济体复苏基础仍不稳固,新兴市场经济体总体表现疲弱。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有所加大,地缘政治风险增多,未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方面,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结构性问题和矛盾仍然突出,部分地区和领域的潜在风险逐步显现。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企业杠杆率仍然高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反弹,非法集资风险有所抬头,一些跨行业、跨市场风险及风险传染的隐患值得关注。
报告指出,2016年,面对更加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体系建设,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强化对跨行业、跨市场风险及风险传染的分析研判,落实监管责任,防止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持续做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安全网。强化底线思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