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业”:“野蛮生长”之殇

“僵尸企业”:“野蛮生长”之殇

本刊总编辑 梁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企业转型升级输不起的攻坚战。这一战役务必要清除“僵尸企业”这一障碍,以降低“野蛮生长”之殇的“余毒”,盘活残值,整合资源,化腐朽为神奇,从而更加明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定位、路径和方法。

    所谓“僵尸企业”是指那些低效占用资源、连续亏损、丧失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本应退出市场,但由于政府“关照”、银行续贷等非市场因素而得以生存、维持经营的企业。造成我国“僵尸企业”形成的原因,从宏观层面讲,“有形之手”从地方财政、就业维稳、信贷风险等方面的管控干预之力大于市场“无形之手”自然淘汰之力所造成。从企业微观层面看,尤其是相对占比较大的中小民营企业之所以概率较高,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囫囵吞枣”。盲目追求多元化,总想“一口吃个胖子”,稍稍取得了一些财富积累,便变得冲动和任性了,不客观、理性地看待自身的实力尤其是核心能力,盲目扩能与跨界上项目。项目一旦建成,很难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地调整,加之适应市场变化要不断开发新产品,而新产品开发意味着需要重新或追加技术、工艺等方面的投资,这对那些竞争性饱和市场尤其效益已经逐年下滑的企业来讲是难以承担的。这必然导致资金链危机等等,从而产生“多诺米骨牌效应”,致其无药可救。其二“玩火自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政商关系,使企业与企业家的生态更倾于靠近“权力”,加之市场及社会的约束功能处于“成长性建设期”,获取市场资源与机会的“空白”、“盲点”、“灰区”较多,从而导致了众多商界人士“用心良苦”去寻找、构筑人脉,较少有群体像任正非、张瑞敏等杰出企业家那样卧薪尝胆苦练“内功”,专心致力于追求企业长远目标与长青之道,最终导致企业成为了“飞蛾扑火”的“烈士”。其中一批企业之所以陷入绝境,并非竞争性因素所造成,而是由于经营者没有把握好与政府间“亲”与“清”关系“维度”所造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成为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见惯不惊的“常态”。其三,“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导致“僵尸”荒野,这属于正常的企业生态规律。

    清理“僵尸企业”是市场与产业调整不得不忍受的阵痛,更是校正我国供给侧结构被扭曲的需要。目前,我国对症下药解决“僵尸企业”,政府“看得见的手”已使出“洪荒之力”。但要使其对经济社会的震荡最小,就要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在改组、关停时对社会造成的动荡和痛苦,让资产、人员重新配置的过程尽可能地缩短、顺畅和公正。对于众多“逃过一劫”、想避免未来掉入“僵尸企业”陷阱的广大企业来讲,我们必须引以为戒,面对玩“虚拟资本”、“金融杠杆”等时尚流行的种种诱惑,坚守做实业的本分,强精固体,敬畏市场规律,保持专注与定力,努力练就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的“杀手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僵尸企业”给了我们举一反三珍贵的“剩余价值”——那就是针对转型升级叠加的环境重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任,努力实现“三个突破”来拥抱更美好的未来。首先,质量的突破。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质量第一”的“铁律”。中国不差钱,更不缺市场,而是缺有高质量的产品与诚信的名牌。这是中国产品成长为中国品牌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创新能力的突破。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与消费档次的提升,使企业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形成差异化、动态化、常态化的竞争优势,这也是解决供给侧问题的突破基点。因此,在标准化、精益化强化质量基因的基础上,弘扬“工匠精神”,敬仰和挚爱技术与职业,发展大数据驱动下的智能制造,使云计算支撑的个性化柔性制造融入客户需求的血液,不断提升企业动态与即兴能力,打造智慧企业与“幸福企业”。最后,企业家困惑的突破。企业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强盛的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是自主创新的源动力。突破“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企业兴,国家旺,企业家舒坦,人民幸福”的尊重创造、尊敬创新、包容过失、宽容失败的和谐环境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道。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