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刚在201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活动上的讲话

翟刚在201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活动上的讲话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2016年10月1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四川省中小微企业“双创”服务联盟成立暨2016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活动,这既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四川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重要环节。在此,我谨代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四川省中小企业局,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奋战在中小企业工作一线的同仁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对长期关心和支持我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我省“十三五”开局起步之年,是贯彻中央“四个全面”发展战略部署,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省经信委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先进制造强省目标,大力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在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同时,又大力支持帮助扶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全省经济和信息化系统作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之家,我们既要关心那些发展好、成长快、能作贡献的企业,也要关注那些力量比较弱小的中小微企业,既要“扶弱”还要“助小”,大家要认真落实国家、省上出台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集聚创新创业服务资源,为我省中小微企业提供帮助和扶持,帮助他们增强发展信心。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突出重点,充分认识做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上的重要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扩大就业,推动创新,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我省中小微企业要破解发展难题,也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
 
    首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坚定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上。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截至2016年9月,全省中小企业总数达到413.76万家(含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上年同期增长7.5%,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0%以上,上缴税收占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的利润,为全社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机会,完成的专利、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占70%以上,成为我省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增效益的重要支撑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十三五”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中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上也面临着新挑战和机遇,中小微企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和生存困境,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招工难、用工贵以及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存在。我觉得,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组织方式落后、缺乏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传统产业领域中的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盈利能力较弱。现在中国的消费已经出现了升级的现状,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讲这是一个重大机遇。“创新永远是稀缺的”。一旦注入新技术、新模式,生产传统产品、“低端”产品的中小微企业也能焕发出巨大生机。在新常态下,对于我们中小微企业,我觉得更要坚定创新发展的理念,了解新常态,理解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在中国转型大潮当中去捕捉发展商机。
 
    第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助力中小微企业实现发展要素的全方位对接,充分整合集聚各方资源。
 
    一方面,作为中小微企业的主管部门,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培育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就是要把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作为促进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整合集聚创新创业服务资源、集成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推动全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要着眼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深度挖掘和拓展自身的服务功能,引领和带动社会服务资源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提供高效、便利和专业化的服务。接下来,我们马上宣布成立的“四川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服务联盟”和“四川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就是通过进一步整合集聚创新创业服务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再者,作为企业来说,要实现发展也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与大中型企业实现全产业链上中下游链接、需求对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开放包容的格局。我们要通过推进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形成梯度发展体系,实现产业链接、市场对接、资源共享。本次活动议程中安排2016“创智四川•创享未来”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路演与融资对接,其目的就在于此。
 
    二、扎实推进,积极构建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良好生态系统,打造产业新动能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因此,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破解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和突出矛盾的重要环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稳增长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生产要素刺激作用,推动省内中小微企业实现“稳中向好”发展。从运行监测的情况看,1-9月我省中小微工业企业生产销售和经济效益指标保持平稳增长,企业经营者信心基本稳定;中央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创业者创业热情不断上升。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四季度及全年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将不断改善,生产销售处于合理期间,可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在推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方面,我们一是启动实施“创业四川”行动,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深入推进“四川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从众创、众包、众扶、众筹角度,提出五方面奋斗目标和八大重点任务,推动小微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轨道。二是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基地+产业园”的阶梯型双创载体架构。其中,国家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4家和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102家,在孵小微企业总数5700余家。三是组建了四川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服务联盟,整合集聚250余家龙头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服务机构、行业协会资源,设立了企业需求挖掘、创业孵化、管理咨询、技术创业、互联网+等9个专委会,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和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四是在全国率先出台针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导师管理办法,建立了由100名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天使投资人、专家学者组成的导师库,将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等主题,深入区县、产业园区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开展巡回服务。五是充分发挥“1+21+10”平台网络为核心层,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平台为紧密层,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构为松散层的服务体系作用,累计开展 “创智四川•创享未来”创新创业大赛、“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等各项创新创业服务活动4.1万场次,服务企业35.7万家次。
 
    三、狠抓落实,全面开创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新局面,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从我省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全局出发,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而中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大家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把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促进民生持续改善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的要求贯穿在中小微企业工作的各个领域,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推动中小微企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抓好政策落实。要继续发挥省促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机制作用;推动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各级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二是抓好工作创新。在全国率先搭建“互联网+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打造面向中小微创新创业发展全要素服务平台, 推进互联网与四川省中小微企业培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加大融资支持。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深入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和项目银企对接工作;加强担保体系建设,探索有利融资新模式,支持担保机构开展融资担保业务;推进直接融资,积极开展上市培育,加强工作指导和做好重点培育工作。四是强化创业创新。要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国家级和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五是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完善平台网络服务标准和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动态管理,发挥示范平台的带动作用。六是抓好企业梯度培育。鼓励小微企业围绕我省7大传统优势产业、6大战略新兴产业和5大高端成长性产业方向,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技术改造提升“成链配套”发展能力。七是加强运行监测工作。建立健全我省中小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完善中小企业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不断增强运行监测队伍的专业能力。
 
    同志们,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全省中小微企业的各级主管部门以及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新创业优质服务的各单位之间要通力合作,识大体、顾大局,相互支持,形成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整体合力,相向而行,切实打造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的新业态,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全省中小微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四季度是总结今年、谋划明年工作的关键时期,大家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当前工作,认真思考和谋划好明年的工作思路,在促进小微企业方面付出更多努力,取得更大实效。
 
    谢谢大家!
 

年度期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