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陶瓷行业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的。这家创建于1979年的建陶企业,先集体,后国有,直到今天的股份制企业,在建陶行业摸爬滚打33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建陶企业,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陶瓷业的“西南王”。集团公司从1992年开始,就当选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单位,这意味着其成为中国建陶行业的核心企业,对行业规则发展有话语权。至今,在这个五年一届的“副会长单位”交椅上,白塔一坐就是四届。放眼整个国内建陶行业,实属罕见。
从把企业建成员工的事业共同体,到升华为生命共同体,通过温建德之手,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不断书写传奇。
炉边“窑望”30年
1985年5月,正值青春年少的温建德怀揣着陶瓷梦想,踏进了威远县建筑陶瓷厂的大门。上班的第一天,他就清楚地知道,除了对陶瓷的一腔热情之外,已经一无所有了。当时温建德进陶瓷厂工作,犹如一条爆炸性新闻,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20岁出头,放着好好的服装厂厂长不做,而进陶瓷厂当工人,难道吃错药了。
他选择陶瓷这个行业的缘由究竟是什么?20余年后,当问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温建德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缘由,只是喜欢而已,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走自己愿意走的路。
据跟随温建德多年的秘书吴国华介绍,温建德在读初中的时候就迷恋上了历史,尤其对我国陶瓷文化情有独钟,说起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如数家珍。
温建德很喜欢歌德的一句话:“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虽然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工作环境也很简陋,但他靠着一股拼劲和韧劲,苦干实干了16年,从学徒工干到总经理。
“今天,我以白塔为荣;明天,白塔以我为荣。”当时,贴在集团公司老办公楼里的一句话,激励着大家为白塔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而共同奋斗。自从执掌白塔帅印后,温建德不仅从公司体制、机制、经营、管理、质量、技术、创新、品牌、市场、网络等企业运作层面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而且在深层次上思考企业的发展方向。
在温建德看来,只是把企业做成员工的事业共同体还不够,不能仅仅培养“能够把生命卖给公司的员工”,而是要让白塔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企业与员工之间还需要建立一种深层次的价值认同和精神皈依,要完成这项使命,就要有一颗对事业的态度深植于心的责任感。为建成生命共同体,他在企业里镌刻上一句话——“白塔始终有你,我心永驻白塔。”通过这种企业文化的建设,引导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推动白塔的事业不断前进。
“我是班长”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映秀小学的学生林浩和很多同学被压在了废墟下。年仅9岁的林浩爬出废墟后并没有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开始救助自己的同学。事后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林浩说:“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
温建德告诉记者,“我是班长”这句话给他带来深深的感染。他说,小小年纪就知道人要有责任心,而这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做企业也需要有责任心。作为大家的班长,我就有责任做得更多,有义务付出更多,因为“我是班长”。
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每时每刻温建德心中都在默念“责任经”。
一个企业价值的体现,首要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说就是把企业做大做强。在温建德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颁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证书》。而这正是白塔新联兴做大做强的最佳脚注。这个当年年产普通面砖30万平方米、年产值不过300万元的小厂,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建陶企业之一,年产值达到了10亿多元,品牌价值26亿多元,称得上是我国建陶行业的一面旗帜,白塔陶瓷也成为了国内外建陶领域的知名品牌。
企业的责任不仅在于它创造的财富,更在于其是否能够扮演好一个有良心的企业公民。温建德认为,企业不能为赚钱而赚钱,利润就像空气,每一个人都需要,然而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空气,人的幸福更不能完全靠空气。同样,企业需要利润来维持生存,但是只有真正为整个产业、为合作伙伴、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承担了责任,企业才能够真正赢得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认同,这是白塔企业包括白塔品牌在内获得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他告诉记者,改制前的白塔基本处于“三无”状态,没有资金、没有人才、没有市场,并且深陷机制僵化、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等弊端。但是再难也要走下去啊,作为我,当初是带有很大的责任感的,要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局面,3000多白塔人将会同许许多多的国企员工一样面临失业的厄运。
温建德说,白塔能有今天,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与时俱进、与“市”俱进。当初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大环境下,我们抓住了机会,适时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制,使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改制过程中,只有200多人离开了白塔,这不能不说是国企改制的一个奇迹,也更进一步验证了员工不是企业的包袱,而是企业的财富;并且企业还通过各种人文关怀制度为“财富”化解“包袱”。
鑫源一线煤气站员工汤良付的3岁小女自幼体弱多病,经县医院诊断患肿瘤,多次转院治疗,医疗费用巨大;扬帆内墙厂员工张志斌患慢性肾衰竭尿毒期,每周做一次透析,所花医疗费用大,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扬帆内墙厂从事检验工作的张英华,其爱人患肝硬化等疾病,因家庭收入不高,治疗费用无力承受……公司工会根据公司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3名员工进行大病救助。温建德动情地说,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要让员工享受企业的发展成果。关心困难员工,帮扶困难群体,是落实公司人文关怀政策,建设和谐白塔的需要,公司一定会帮助困难员工走出困境。
在温建德心中,有着一股浓浓的故乡情愫。据介绍,由于白塔响亮的品牌形象和强大的规模实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许多走出去的机会,甚至不少国内著名的陶瓷产区也诚邀白塔前去投资兴业。尤其在汶川大地震后,省内外一些县市多次邀请白塔到他们那里发展,并开出诸多优惠的条件。但温建德最终放弃,选择投资本地。就在今年2月,在威远本地投入20亿元分三期建设新的白塔工业园,反映出他深深的故乡情结。他说:“我生在威远,住在威远,死在威远。”
“做中国陶瓷文化的传人”
2006年,温建德在广州领取“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杰出成就贡献奖”时,他的获奖感言是“做中国陶瓷文化的传人”。这是对他投身陶瓷工业痴心不改的最好诠释。
走进今日的白塔,在古色古香的大门旁,一幅大型的陶瓷壁画——婆城的传说,映入眼帘。白塔人在这片土地上拼搏奋斗的场面,跃然壁上。大门内,拓荒牛下的石碑,镌刻着为振兴白塔而呕心沥血的先辈。温建德经常驻足碑前,思绪万千,因为他最知道它的分量。透过石碑,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塔的发展足迹:20世纪70年代,通过艰苦创业,白塔在老一代人手中奠定基础;80年代,靠奋发图强来振兴企业,并且走在全省建陶生产的前列,迎来白塔的崛起;90年代,靠科技投入,大量引进当代世界的高新技术装备,推动白塔的腾飞,使白塔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温建德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曾经有言“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企业,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百年老店的”。因为文化是不可复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与长期性,他一直在打造白塔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现白塔核心竞争力,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发展战略来抓,而并非装点门面的权宜之计。
在白塔新联兴的办公大楼内,内部报刊、信息简报、墙报及各种培训心得等随处可寻,处处流露出领先的管理思路,在潜移默化中让员工品牌意识发生着变化,言谈举止流露出对企业品牌的骄傲和自豪感。
近年来,白塔新联兴提炼升华“塔文化”,打造“白塔文化长廊”,编辑“年度大事记”,推出《白塔风云》、《大智慧——炉边窑望30年》专著,这些对于整理和提炼白塔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白塔风云》是描绘白塔文化的经典之作,白塔人3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以及创业热忱和激情跃然纸上,“发奋、坚志、苦心、勤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的白塔精神也得以延续和弘扬。
《大智慧——炉边窑望30年》收录了温建德1979年至2009年这30年内的主要文章,有报告综述、总结规划、致辞、随想感悟等文章。既见白塔发展脉络,也显温建德个人心路历程。
温建德认为,瓷砖不是冰冷之物,是有血有肉的,有内在气质的。选择瓷砖就是在选择美,做瓷砖就是在创造美,建陶从业者都有“用陶瓷美化世界的抱负”。
不止一次有人问他:你一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温建德肯定地说,我的答案是做世界上最好的陶瓷。也许这个梦想很难实现,但是有梦想,就有赤诚。每做一项事业都尽心、尽力、尽责,使自己克服种种困难而执着追求,不改初衷,痴心不懈地努力。
温建德简介
温建德同志于195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2005年7月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现任四川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在温建德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的带领下,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公司实施以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为主、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相互跟进的企业发展模式,先后获得几十项国家专利技术,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ISO14001∶2004环境认证、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培育出“白塔牌”、“麦氏牌”、“凤凰牌”等七大知名品牌,跻身中国建材企业500强、中国建筑陶瓷制品制造企业50强、四川工业企业100强等荣誉称号。
温建德同志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家、四川省创业企业家、四川省优秀企业家、四川省杰出企业家、中国陶瓷行业杰出企业家,获得“第三届新世纪中国改革人物”、“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第二届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内江市第五届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