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2013 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表示, “当前中国已经存在事实上的金融危机现象,一旦爆发,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的城市居民和中产阶级积累的财富将大打折扣,同时将对社会政策稳定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夏斌称,市场、老百姓、投资者、企业家及银行普遍认为地方融资平台有问题,但仍然相信中央政府最后会施救,这种预期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而当前中国已经存在事实上的金融危机现象,有些地方融资平台早就资不抵债,只是增加了贷款在维持。现在危机没有引爆,主要是靠多发货币在掩盖。
他提出,政府和企业的债务杠杆在明显提高,在负债不断提高、杠杆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却出现了“钱荒”,业界有疑问,资金到底去了哪里?是否存在所谓货币空转,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夏斌认为,“银行和非银行机构没有那么傻,拿着钱自己空转,我们的金融统计中间有少量的重复计算现象,但那是少量的、非主要的,大量的钱没有空转,都到了实体经济中间,都到了企业、到了地方政府手上。”
6月中下旬,国内货币市场一度出现隔夜利率升至30%的所谓“钱荒”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货币当局认为,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宽裕。夏斌表示,流动性、钱最终是一种信任和预期,一旦信任和预期没有了,流动性马上就没有了。美国的金融危机也是在信任和预期破灭后,有钱也不敢借出去的情况下最终引发的。而当前,中国市场的这种信任正变得越来越脆弱。
“企业与地方政府钱很紧张,主要是因为中国整体经济的资金运用效率在下降。”夏斌举例说,2005年到2008年,1块钱的社会融资总量能带动4块钱的GDP,没有扣除利息的规模以上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去年是8.8%,但银行的加权贷款利率是7.0%,如果再算上银行的理财、影子银行高利率等成本因素,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实际上已经接近融资成本。
夏斌称,这些数据显示的是总体水平,必然有个别行业、个别企业赚的钱根本付不了银行的利息。
他分析称,今年5月份企业和居民的债务已经超过82万亿元,如果按照7%的利息计算,每年的利息就需要近6万亿元,分摊到每个月需要5000亿元的利息。夏斌认为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尚没有能力赚取这么多钱。因此,要想维持合理的、一定的增长速度,央行除了再增加贷款之外,还需要增加另外一块贷款帮助一些破产、倒闭的企业还利息,帮助有些地方融资平台维持其项目的发展。
而长期依靠中央银行无限地供应货币以维持增长,显然不可持续。夏斌称,随着美国量化宽松(QE)政策的慢慢退出,国内的环境留给政府结构调整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建议要抓紧调整,主动、逐渐地刺破现在的泡沫,要严肃市场纪律,对一批资不抵债的企业、中小金融机构,该关闭的就关闭。
夏斌称,当前的中国应该学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关闭了100多家信托公司、1000多家基金会等,同时要学会分类处置、安排好对各类合法债务的救助政策,将整顿经济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