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引领者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省优秀企业家、董事长张明的领导下通过战略转型、创新驱动,十年磨一剑。公司由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照明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星。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引领者

——记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
胡雪峰

2013年6月16日上午,由1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三位产业专家组成的中科院鉴定组来到成都,对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与成都高新区企业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全球首创稀土发光材料技术和新一代交流LED照明技术进行了科学鉴定。中科院鉴定组现场一致评审通过,并认为该项技术在全球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原创性稀土发光材料有效解决了之前全球科学家一直未能攻破的交流LED照明设备的频闪问题;该项技术的推广运用将有效延长交流LED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更好地降低照明设备的能耗。中科院鉴定组对新力光源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交流LED照明技术的官方鉴定,将使“成都造”LED照明技术走向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的运用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将撬动上千亿级乃至上万亿级照明新产业。四川新力光源顿时成为令人注目的焦点和全球照明大鳄的狙击对象。

 

一个靠卖电脑起家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竟然创造了如此奇迹,人们自然把目光聚焦到其“掌舵人”张明的身上。

 

顺应时代  主动转型

  

现年51岁的新力光源创始人、董事长张明原来是成都磨子桥“电脑一条街”的一个电脑代理商。作为成都第一批IT公司,新力1995年成立后不到两年,电脑就卖了6000万元,日子还是过得不错。

    但有一次,公司费了很大力气签下了一张大单,客户最后却将订单转给了另一家企业。这让张明看到了危机:仅仅做高科技产品的代理商,企业无自主创新能力,终将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必须转型。

2000年前后,张明尝试着进入矿山、绿化、石材加工等行业,但是这些行业虽然能挣钱,但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却有限,企业很难找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在一次与清华大学的学者随意聊天中,张明意外获知稀土超长余辉蓄光发光材料的核心功能是在吸收可见光5至10分钟后,即能在夜间或暗处持续发光12小时以上,余光时间更可达40小时以上,而且还可反复使用,发光寿命长达15年以上。和传统的硫化物发光粉相比,稀土超长余辉蓄光发光材料具有无毒无放射性、初始亮度高、持续发光时间长、产品寿命长的特点。当时,以硫化物为代表的发光材料已经在交通、广告、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这意味着,如果能让稀土超长余辉蓄光发光材料替代传统发光材料,将会取得一个很大的成熟市场。

经过深入细致的了解,张明还掌握到三个重要的情况:第一,在稀土超长余辉蓄光发光材料领域,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第二,世界稀土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其中中国的占有率最高,邓小平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而在中国的稀土矿中,四川稀土矿矿粒粗大,组分单一,有害杂质少,易冶炼,被誉为“储量全国第二,品质全国第一”。第三,在这个领域,我国尚未形成真正产业化的企业。

    一方面是有好的技术和广阔市场基础,一方面是有好的原材料供应保障,一方面市场还处于相对空白期,这让张明做出大胆决定:进军稀土超长余辉蓄光发光材料领域,将产业化作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不过让新力光源没想到的是,虽然公司投了1000多万元,但由于产品在初期知名度不高,卖不出去,欠下不少债,员工也纷纷离去。直到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让稀土发光材料制作的指示牌为人所知,张明抓住了先机,将这一发光标牌推广到成都的大街小巷、酒店剧院甚至居民住宅。

春华秋实。2003年,由于铺设简单且能吸收可见光自动发光,新力光源的长余辉稀土发光材料中标深圳地铁这一全国地铁标志性工程,被用作地面的导向逃生标识。随后,全国多个城市的地铁工程均采用了新力光源的长余辉发光标识牌,这极大地鼓舞了新力光源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目光敏锐  志存高远 

  

进入21世纪,新材料领域的新应用和新课题不断出现,尤其在全球气温上升和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国家对新材料领域和节能减排相关产业都日益重视。张明敏感地意识到:照明技术的进步将是又一个全新的机遇。现在,新力光源再一次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上,是单纯扩大稀土发光材料的规模,短时间获取更多的利润;还是立足将来,在新材料、半导体照明应用领域做出新的突破?经过长时间、多方调研后,新力光源董事长张明最终拍板——研发高亮度白光LED灯用稀土荧光粉,并成立光电事业部,将目标聚焦在LED照明应用领域。

这一次,新力光源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一拍即合;新力光源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照明技术上有优势;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在稀土材料领域有领先世界的技术;经过三年多的合作研发后,2006年,新力光源推出的节能型产品——稀土发光材料制造的LED中标广州人行导向工程,中标金额达2000多万元。新力开始在行业崭露头角。

在各大项目包括LED研发应用领域的成功让新力成为了全球稀土蓄光发光材料的新势力,也让新力光源成为了全球照明大鳄的狙击对象。2006年3月的一天,新力光源突然接到法院的传票,国外一家知名高科技跨国集团公司,起诉新力光源的稀土发光材料侵犯了它们的专利权!“要求我们立即赔偿50万元、关闭工厂、销毁我们的模具和设备。”这让张明愤怒,也倍受打击。“这个材料明明就是我们自主发明的,为什么就白白地变成了他的东西呢?我们中国人在70年代都已经对这个产品在教科书上有教导,稀土是我们中国存储最丰富的稀土大国,凭什么变成了他的技术、他的产品呢?”

    张明感到了对方的恶意,但调查后,发现的情况还更加糟糕:在此之前,这家国外的跨国公司还用同样的办法在美国、德国等地打赢了三场官司,都是有关稀土行业的知识产权诉讼。虽然来者不善,而且来头不小,规模不大的新力光源选择短兵相接,毫不妥协。之后,新力光源开始精心备战,期间,上北京、下广东、到长沙、到上海,前后反复几十次搜集证据。2008年,经过31个月,两年半多的拉锯战,新力光源最终打赢了官司,跨国公司申请的专利被宣告为无效。

新力一边打官司,一边不断完善自我,企业却因此得到了更丰富的积淀。张明感慨道:“这两年虽然让我们慢了一点,但是我们却从中学到了教科书上从来没有教授的一课——保护好自主专利、做好专利的战略布局,因为知识产权是高科技企业的生命线”。

  

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

 

张明深知,要想在高科技新技术领域有所作为,必须要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企业的持续发展。2012年,新力光源与长春应用化学所联合研发的ACLED稀土荧光粉与全球首创的交流驱动技术为核心新一代ACLED照明技术正式发布,并围绕这一技术研发的室内外照明产品正式登陆市场。与美国、韩国等企业通过大规模集成电路、多路芯片封装高成本方案实现交流LED照明所不同的是,新力光源创造性的将可控余晖的稀土荧光粉与相匹配的驱动电路结合,实现由交流市电直接点亮的LED照明新产品。这一革命性的技术,不仅有效解决的了传统交流LED技术不可避免的“频闪”这一世界难题,更提高LED产品寿命,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与工艺难度,为LED照明推向民用市场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2012年,新力光源的产值达到3.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超过130%。

    截止2013年4月,新力光源拥有专利519项,国内发明61项,国际专利68项,特别是交流LED照明技术彻底颠覆了普通LED照明技术,突破国际专利壁垒。

依托科技创新引领行业技术革命,新力光源的市场份额越做越大。2008年,承接北京奥运会21个场馆的标识系统;2010年,成为上海世博会LED供应商;2011年,获得国家“十二五”战略新型产业立项支持;2012年,中标国家科技部大楼节能环保照明改造项目,新一代ACLED照明技术应用列为国家发改委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专列项、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因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的卓越表现,新力光源被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评选为“2008中国十大成长之星”,还收获了“中国十大照明品牌”、“照明最佳进步企业”、“优秀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LED照明应用百强”、“2011中国中小企业创新100强”、“2011年中国LED照明应用百强”、“2011十大最具创新力企业”等多项荣誉,并荣登福布斯中文榜——2011中国潜力企业榜。张明董事长荣膺2008年中国中小企业“成长之星”、2011年“天府创富榜样”、2012年“四川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2012年四川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2013年度10期(总317)

年度期刊列表